📢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Plasma和Stable:穩定幣公鏈能否重塑全球支付格局
穩定幣公鏈的興起:Plasma與Stable能否重塑全球支付格局?
穩定幣正在逐步滲透到傳統金融和零售市場。例如,一些南美國家的超市已經開始直接用美元穩定幣標注商品價格。這種擴張趨勢可能需要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持。近期,市場上出現了兩個與穩定幣相關的區塊鏈項目:Plasma和Stable。
Plasma和Stable的異同
這兩個項目都旨在實現更快、更便宜、更具擴展性的穩定幣轉帳。它們的核心理念是吸引那些效率較低但仍持有大量穩定幣的舊網路中的資金。雖然兩者存在一些根本差異,但相似之處可能更多,尤其是它們都以USDT爲核心樞紐。
具體來說,兩個項目都整合了USDT0,這是USDT的抗碎片化版本,可以通過LayerZero在不同區塊鏈網路間原生兌換。目前,USDT0主要基於Arbitrum網路,並正在擴展到新興公鏈。對終端用戶而言,其使用體驗與常規USDT無異。
Plasma的特點
Plasma是作爲比特幣側鏈構建的,通過錨定機制繼承比特幣的安全性,但維持自身獨立的共識機制。該系統專爲高吞吐量和快速確認而設計,非常適合快速轉移USDT。值得注意的是,基礎USDT轉帳完全無需手續費。
Plasma的盈利模式是對其他所有操作收取手續費,通過免費轉帳吸引用戶形成規模效應。當涉及手續費時,用戶可選擇使用USDT或比特幣支付。該平台完全兼容EVM,開發者可輕鬆部署以太坊應用。
Stable的特點
Stable採用了不同的實現方案。它是獨立的第一層網路,採用自主研發的權益證明共識機制。與Plasma類似,Stable也兼容EVM,USDT轉帳無需手續費,但其他操作需要支付費用。值得注意的是,Stable只接受USDT作爲手續費支付貨幣。
Stable似乎更關注企業和機構客戶,提供了一些特殊功能,如企業專屬區塊空間服務和USDT轉帳聚合器。
隱私策略
兩個網路都非常重視隱私保護。Plasma提到了Shielded交易概念,而Stable採用了保密轉帳技術。這些設計旨在在保持合規的前提下保護交易隱私。
市場前景和挑戰
這些新興的穩定幣專有鏈正瞄準那些DeFi基礎薄弱的生態系統,試圖吸納其流動性。它們的目標是構建以USDT支付和商業結算爲核心的樞紐,利用免費轉帳的優勢超越效率低下的鏈生態。
這可能催生一個類似新SWIFT體系的網路,專門服務於穩定幣。在這個生態中,Tether不僅發行穩定幣,還將成爲支撐貨幣價值與底層基礎設施的雙重基石。Tether可以利用USDT的規模優勢獲益,而Plasma和Stable則能享受其網路上資金高速流轉帶來的紅利。
然而,其他區塊鏈生態系統仍有發展空間。專注於特定功能或應用場景的鏈,如Solana、以太坊及其二層解決方案,可能繼續蓬勃發展。
最新進展
Plasma已經通過公開代幣銷售獲得了巨大關注,認購限額內存款總額達到10億美元。此外,Plasma已經與多個項目建立合作,包括專注於非洲地區USDT轉帳的Yellow Card,連接土耳其裏拉與穩定幣的BiLira Kripto,以及將大宗商品交易帶入鏈上的Uranium Digital等。
結語
"穩定幣鏈"的概念可能只是一種營銷策略,爲USDT制造聚光燈效應,並以零手續費爲噱頭制造熱度。這本質上是一種交易領域的免費增值模式。
兩條鏈都已準備就緒,但它們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如何進行差異化競爭、選擇最佳市場渠道,以及能否打造可持續的業務生態系統。這些因素將決定它們是否能真正重塑全球支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