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哥
vip
幣齡3.7年
最高等級2
用戶暫無簡介
從操作到決策,Infinit 正在讓 DeFi 進入智能代理時代
剛剛收到了 @Infinit_Labs 官方的再次預熱。隨着 V2 版本的臨近,Infinit 即將正式上線 Agent Swarm,一個讓用戶可以自定義選擇 AI 執行模型的代理網路。
Two systems, one experience💪
意味着 Infinit Intelligence(研究與推薦)與 Agent Swarm(執行與落地)將協同運作,正式開啓 DeFi 的“智能代理時代”。
Infinit 的核心邏輯很清晰:將用戶原本需要親自完成的鏈上操作流程:例如換幣、跨鏈、配置策略、管理滑點、籤名確認等完全交給 AI 執行,用戶只需選擇目標或策略,剩下的步驟全部自動完成。你不需要再去對接多個協議、跳轉多個界面、擔心哪個籤名點錯、哪個操作被釣魚。
Infinit 想解決的,不是某個工具怎麼用得更順,而是整個 DeFi 使用門檻過高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 AgenticFi 模式。
Infinit 所提出的“智能代理金融”概念,其精髓在於:
過去的 DeFi 是“操作導向”:用戶必須理解每一步的原理和風險;
而 AgenticFi 是“決策導向”:用戶只需做選擇,AI 負責執行。
Infinit 把 DeFi 的復雜變簡單,把操作轉爲判斷,用智能代理完成策略跑動,讓“想法一動,策略即行”成爲現實,期待上線!
DEFI-6.48%
AGENT4.04%
BZZ-7.9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搞錢嘛,不寒顫
今日最佳-釋永信
左手咪咪右手經
不負如來不負卿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部署你專屬的Arbitrum 鏈需要哪些步驟
部署一條專屬的@arbitrum鏈,如今已變得簡單可行,尤其是借助 Rollup-as-a-Service(RaaS)服務商,即便技術門檻不高的開發者也能快速操作。
以下是部署流程的簡要梳理(由於每個服務商部署流程有細微不同,本文僅做基礎介紹):
一、選擇 RaaS 服務商
首先,訪問主流 RaaS 服務商官網,註冊帳戶並登入到其 Rollup 部署面板。常見服務商包括:
Caldera (@Calderaxyz):提供低代碼部署,支持自定義 Gas 代幣和快速上鏈。
Conduit (@conduitxyz):專注於高性能 Rollup,適合遊戲和 DeFi 項目。
Alchemy (@Alchemy):提供企業級基礎設施,支持 Arbitrum 和其他 Rollup 框架。
AltLayer1928374656574839201@alt_layer(:強調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配置和多鏈互操作。
QuickNode )@QuickNode(:提供可靠的基礎設施,適合企業級 Rollup 部署。
Zeeve )@0xZeeve(:支持低成本、快速部署,特別適合初創公司。
Gelato )@gelatonetwork(:專注於自動化和可擴展的 Rollup 部署。
推薦根據項目類型選服務商:如遊戲類優先考慮 Conduit 或 Quick
ARB-3.56%
ERA-6.37%
DEFI-6.48%
ALT-4.5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小白也能玩得轉 Web3-@Surf_Copilot體驗分析
簡單來說,Surf Copilot 是一個用人工智能驅動的 Web3 助手。
就像我們在用 ChatGPT 聊天那樣,你只需要用日常語言告訴它你想知道什麼,比如:
“最近有什麼熱點幣種?”
“哪個項目錢包資金在增加?”
“給我分析下這兩天L2鏈上的大額交易”
它就能快速整理鏈上數據、市場情報,甚至給出交易建議。
最吸引我的是,它把行情、數據和操作整合到了一個聊天窗口裏。以前查行情要開幾個網站,分析錢包動態要跑到區塊瀏覽器,想下個單又得切到交易所,現在在 Surf 裏面基本可以一口氣搞定。而且它的數據源直接來自鏈上,不需要我去深挖那些“藏得很深”的信息。
聽說它用的是專門爲 Web3 場景打造的 AI 模型,甚至支持 GPT-4,能讀代碼、能理解智能合約,還能幫開發者寫策略、改腳本。
對於我這種只想輕鬆點賺錢、不想天天盯盤的小散來說,Surf 最大的價值就是幫我“對抗鯨魚”,把他們的動向變成我做決策的依據。
比如我想看某個地址是不是在最近頻繁交易、有沒有從跨鏈橋轉出資金、是否參與了什麼新項目,只需要問一問,它就能告訴我。
而且你用得越久,它越懂你的偏好,甚至能提前給你推送有價值的 Alpha 信息。
跟那些只能幫你寫代碼的 AI 工具不一樣,Surf 是專門爲加密世界設計的,它既懂合約、又懂數據,還能幫你做決策,甚至直接幫
GPT-0.79%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Infinit Labs正在走向下一個DeFi高地
結合@Infinit_Labs最近的數據表現來看,這個項目已經在AI + DeFi這個融合賽道上跑出了一定的勢能。
數據分析
截止到7月21日,平台已經擁有超過17.1萬用戶、47.5萬個錢包、45.3萬筆交易,總TVL達到6.3億美元。
特別是在7月10日至19日之間,短短9天時間內新增了5000+用戶和1600+交易,社區電話會當天就有76,300人+參與,放在整個Web3圈子裏都算是很罕見的數據表現。
如果從用戶行爲上去看,每個用戶平均持有2.78個錢包。說明Infinit的用戶不是那種註冊完就走的“路人”,而是已經開始用多個帳戶在跑策略、參與生態互動。
這和他們主打的“AI DeFi代理”邏輯是一致的——把復雜的DeFi操作抽象成一句話的意圖,背後由AI代爲執行。
融資分析
背後有Electric Capital、Mirana、Maelstrom這些牌面投資人坐鎮,不只是給了錢,更是給了方向。尤其是Arthur Hayes的參與,讓人多少會期待這個項目是不是在走“新型DeFi交易所基礎設施”的路線,畢竟Infinit目前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發幣快或者TVL猛,而是它提出的這個“執行層”概念——一個讓用戶用自然語言就能完成策略部署、讓開發者直接用TypeScript做DeFi應用的通用執行架構,這種定位是很少見的。
從增長速
DEFI-6.4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Boundless × Anoma:通往可信互操作性未來的關鍵躍遷
站在@boundless_xyz的角度,這次與 Anoma 的合作,不僅是一項技術集成,更是一場對 Web3 基礎信任機制的重塑。強強聯合,正攜手邁入一個由 ZK 驅動的、無需中介的多鏈協作時代。
Anoma 是一個以“意圖驅動”和“隱私保護”爲核心的模塊化區塊鏈,對零知識證明(ZK)技術和鏈間協同驗證的深入理解,正與 Boundless 構建新一代基礎設施的願景高度契合。
此次合作的核心成果 —— The Signal,是一個基於 ZK 的以太坊共識客戶端,首次嘗試將 Ethereum 的最終性(finality)轉化爲一種可被其他鏈驗證的通用原語,從而打破傳統信任壁壘,實現真正的“信任最小化互操作性”。
借助@anoma的支持,Signal 將成爲這一全新互操作範式的首次落地實驗,爲以太坊及更廣泛的多鏈生態提供一個安全、通用、可驗證的信任基礎。
Boundless 一直致力於推動一個更開放的、狀態可驗證的 Web3 世界。通過此次合作,我們正着手構建一個更普適、標準化的可信信任層 —— 讓鏈與鏈之間的協作,不再依賴信任,不再依賴橋接,不再依賴中心化中介。
ZK interoperability is no longer a concept.
It's becoming reality.
ZK-4.48%
ETH-1.9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正義會遲到,但是不會缺席
就如同你永遠不能相信alon @a1lon9的嘴臉
問:什麼時候有空投,空投份額多少?
答: 我們有計劃
問: 如何跟 Blv /Bonk 競爭重回王座?
答:我們有計劃
問:你們會像Bonk一樣回購嗎?
答:我們有計劃
問:如何看到社區和鐵子們的抱怨?
答:我們有計劃
挺好,計劃,永遠在計劃中...
$pump 加速破發中...
BONK-2.89%
PUMP-7.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一個KYC引發的血案?
果然還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啊,@KaitoAI的Capital Launchpad上線引發爭議
自信滿滿嘴擼大軍等待Launchpad上線後,發現根本過不了86的手機KYC驗證,過了才發現Launchpad的代幣解鎖規則:
@espressoFNDN TGE不解鎖,一年後解鎖50%,剩下50%按照1年線性釋放
@TheoriqAI,在TGE解鎖25%,一年後解鎖37.5%,剩下37.5%按照1年線性釋放
隔壁的 $PUMP 笑而不語,或許對比川普基金會的 $WLFI 代幣也是一年解鎖,也說的過去。但是以年爲解鎖週期真的太離譜了,要知道一年時間娃都能生出來了,渣男都談10+段戀愛了,項目方都可能換了三輪頭像了,可我還沒拿全一個私募的山寨幣😅
難怪今天兄弟們都轉站去了@shoutdotfun ,狂擼 $ENERGY ,作爲一個認可Kaito的yaper,我還在說服自己...
PUMP-7.5%
TRUMP-4.73%
KAITO-4.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錢是什麼?銀行帳戶裏的數字? 鏈上的代幣餘額?
有的只是:
📢 一個詭異的網站
📢 一堆人在 上狂刷積分
📢 一個全網都在喊的口號:“ENERGY IS EVERYTHING”
客觀來講,我不覺得它有什麼價值,只是覺得“金錢就是能量”這個角度挺有意思,項目UI風格挺有感覺,項目有資金實力,而且會整活,又是 上的首個項目,應該還有後續。
但是鏈上看前排老鼠倉不少,洗牌不夠,正常角度看風險不少,喊單的都是嘴擼的大兄弟,會否參與,風險自行評估!
RATS-6.2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咋回事,夢回大唐了?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又有誰能抵抗得住1sol變100sol的超級打新預期?!!
平台爲早期用戶設計了爲期三個月的積分激勵計劃,每週發放 1,000,000 積分,分配規則如下:
🏅 33% 給交易量排名靠前的交易者
🛠️ 33% 給頂級代幣創建者(代幣需完成“畢業”流程)
趕快先佔個坑: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推薦卡牌如下:ETH、UNI、STETH、WEETH、USDT
參與門檻:充值價值250U的代幣
連結:
規則:每天早上8點結算,並開始新的一輪遊戲,預測當天漲幅最好的代幣卡牌,排名前 2500 名的玩家分發 100 萬Bullrun積分,重復卡牌效果減半。
這種單公鏈上漲的行情,就不考慮鎖卡了,繼續衝!
ETH-1.97%
UNI-3.38%
STETH-2.11%
WEETH-2.91%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ETH 突破3400,套了一年終於回本了🥲
$SPX 、 $SWAG 這些之前手欠買的meme也都回來了
不懂就問,老師們請教下,啥時候逃頂啊?
ETH-1.97%
SPX1.41%
MEME-5.4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PayPal 將其 PYUSD 穩定幣擴展至 Arbitrum鏈
這意味着繼以太坊和 Solana 之後,Arbitrum 將成爲第三個支持 PYUSD 的公共區塊鏈,爲用戶提供更多選擇與靈活性。
未來,隨着 Paxos 與 Arbitrum 的深度合作落地,以及 PayPal 和 Venmo 的多鏈無縫體驗完善,PYUSD 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支付和商業應用中的地位。
Arbitrum Everywhere🔵
PYUSD0.07%
ARB-3.56%
ETH-1.97%
SOL-1.6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2
  • 分享
puk bajankvip:
🤩
查看更多
以小見大,Arbitrum鏈生態的豐富性與價值
當大多數人提起 Arbitrum,腦海裏可能仍然停留在早期以太坊 L2 的印象——一個便宜、快速的 DeFi 主戰場。
但如果你今天隨便翻開 Arbitrum 的 Orbit 鏈生態頁面: Rollup,而是一個多鏈宇宙。
鐵子們,經常聽到的Orbit 鏈是使用 Arbitrum 技術構建的定制化獨立區塊鏈,這些鏈在保持 Arbitrum 生態系統兼容性的同時,還具備獨特的功能。
截至目前,Arbitrum 已經支持超過 100 條鏈,橫跨 DeFi、RWA、AI、遊戲、NFT、DePIN 等多個垂直賽道。這些鏈既繼承了 Arbitrum 的安全性和技術優勢,又實現了極致的定制化,形成一種前所未有的豐富性。
Xai 實現了以下幾個關鍵特點:
1、專屬 gas 代幣,擺脫 ETH,降低玩家準入門檻。
2、本地鏈下數據索引,優化遊戲內頻繁小額交互的體驗。
3、遊戲資產的高效轉移,與主網、其他鏈高效橋接。
這些細節表明 Orbit 並不是簡單地“復制一條 Arbitrum”,而是真正給予項目方極高自由度:從虛擬機選型、費用模型、隱私層到數據索引,完全自定義。
爲什麼 Orbit 鏈比傳統公鏈更有前景?
Orbit 的模式讓我想起早期互聯網時代的“專用服務器” VS “共享服務器”之爭。
傳統公鏈(共享服務器):大家搶一個資源池,限制多,性能
ARB-3.56%
ETH-1.97%
DEFI-6.48%
RWA7.24%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2
  • 分享
BIRJAvip:
猿入 🚀
查看更多
祝賀 #ETH 站穩2700,準備衝3000 !
山X季來了!
給個各位老板炫一個火刀!!
ETH-1.97%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AI 時代的數據隱私新標準正在誕生
從行業格局來看,這是 AI 與 Web3 基礎設施首次在“數據安全”層面深度交匯,預示着未來的互聯網應用,不再只是強調效率和智能,更要建立在“隱私可信”的技術基礎之上。
Mind Network 讓你的 AI 聊天數據“自動加密”
在 AI 越來越聰明、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今天,用戶數據的保護正面臨新的挑戰。尤其在你和 AI 助手聊天、提交敏感信息的時候,數據如何傳輸、存儲、調用,能不能被平台“看見”,這些問題其實都藏着隱私風險。
Mind Network 正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提供了“解決方案”。通過這次合作,它將爲 BytePlus 提供包括私密輸入保護、加密計算(FHE)、結果安全返回 在內的一整套隱私保護機制。哪怕是在 AI 模型調用、智能問答這些復雜的計算中,用戶的數據也是全程加密的——平台無法窺探,第三方也無法截取。
舉例說明:
比如字節跳動正在主推的 AI 應用平台 COZE,已經成爲中文世界增長最快的 AI Agent 工具;而 Lark 作爲字節旗下的辦公協作工具,也在大力引入 AI 助理功能。
Mind Network 的接入,讓這些平台用戶從一開始就處在“默認加密”的數據環境中,哪怕提交的是個人信息、工作數據,平台也看不到內容,真正做到“用得安全、聊得放心”。
AI 越強大,隱私越重要
Mind Network 的技術核心是“全同
FHE5.55%
AGENT4.04%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Onchain Labs 的戰略定位?
過去幾年,Arbitrum 在基礎設施層面取得長足進展,包括推出 Orbit 架構、引入 Stylus 支持 Rust 開發、並布局 ZK 技術等,但真正“面向用戶端”的產品層生態,仍有很大潛力可挖。
Talos 想解決什麼問題?
DeFi 的核心是資產的去信任化管理與分布式協作,但隨着市場的發展,DeFi 面臨三個長期瓶頸:
1️⃣ 收益模式單一 :過度依賴流動性挖礦,缺乏智能化的資產配置策略
2️⃣ 治理效率低下:傳統DAO模式決策遲緩,難以捕捉市場機遇
3️⃣ 激勵錯配:短期投機主導,缺乏可持續的協作機制
Talos 的設計正是針對這三點:
1、利用 AI+TEE 技術進行動態資金管理,實現收益最優化
2、通過社交媒體集成式治理系統,讓社區治理更直接、更靈活
3、引入博弈論“獵鹿模型”強化參與者協作,從制度上鼓勵共同獲利
Talos 如何運作?
用戶將資產投入Talos,資金將被自動分配至 Arbitrum 上的多個收益策略中,AI 模型會定期評估策略表現並自動調倉——這整個過程在 TEE 中進行,確保無法被人爲幹預。
若用戶將代幣長期質押至策略池中,平台通過利用獵鹿機制和動態年利率管理,更加有效的優化資產配置並執行戰略財務管理,使用戶獲得卓越的收益和長期價值。
爲什麼是Talos?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Talos 也體現了 Arbitr
ARB-3.56%
ZK-4.48%
DEFI-6.4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話題
    1/3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