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 场外交易规模骤降33%

香港稳定币条例对场外交易市场的影响分析

香港新出台的稳定币监管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对稳定币的发行和运营制定了严格规定,明确禁止无牌照经营稳定币相关业务,且未设置过渡期。这一政策变化对香港本地加密货币交易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以稳定币和法币兑换为主要业务的机构。

条例生效后,多家场外交易服务商宣布暂停与稳定币相关的业务,转而申请相关牌照。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政策对行业的实际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香港场外交易服务商(HKVAOTC)地址在近期70天内的TRC20-USDT流出数据,为评估条例影响力提供了一个链上视角。

数据概览

本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对香港本地或主要服务香港客户的VAOTC实体的业务地址流量监测。这些实体包括主要服务线下或实名客户的门店类服务商,以及主要服务线上或匿名客户的非门店类服务商。

数据覆盖了两个时间段:2025年6月1日至7月31日,以及8月1日至8月8日。分析中剔除了业务地址之间的非经营性质中转活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主要发现

  1. 整体交易规模下降明显

在条例生效前的6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所有业务地址共转出3.17亿USDT,日均转出量为5204万USDT。而在条例生效后的8月1日至8月8日期间,总转出量为2.79亿USDT,日均转出量降至3490万USDT。

这表明,相较于条例生效前,8月1日后稳定币交易市场的整体规模下降了32.94%。如此显著的变化清楚地反映了新条例对香港本地加密货币产业的深远影响。

  1. 不同类型服务商受影响程度各异

进一步分析门店类型和非门店类型服务商的数据,发现两类服务商受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 门店类服务商:条例生效后,日均USDT转出规模从947万减少到538万,降幅达43.20%。
  • 非门店类服务商:日均USDT转出规模从4257万减少到2952万,降幅为30.65%。

门店类服务商遭受的影响明显高于非门店类,这一现象可能表明,条例生效后,香港场外交易服务行业中部分商家可能转向地下运营。

结语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实施是该地区加密货币行业迈向规范化的重要一步。短期内,这一政策对当地场外交易服务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面对新的监管环境,行业从业者呈现出不同的应对策略:一些选择积极申请牌照以合规经营,而另一些则可能转向隐蔽运营。

这种差异化的选择反映了行业对新政策的不同理解和适应能力。长远来看,这一监管措施可能会推动香港加密货币市场向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结构重组和业务模式创新的挑战。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GateUser-74b10196vip
· 08-15 14:02
监管来真的 嘿~
回复0
共识机器人vip
· 08-15 13:48
这监管越来越离谱了
回复0
PebbleHandervip
· 08-15 13:42
哈哈 33%跌那么多 完犊子了
回复0
NullWhisperervip
· 08-15 13:38
嗯……从技术上讲,这项政策为监管套利创造了一个有趣的边缘案例。
查看原文回复0
OnlyOnMainnetvip
· 08-15 13:36
合规是杀手 大佬都润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