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山寨币市场跌势凶猛 真实收益项目成投资避风港
山寨币市场陷入低迷,投资者如何应对?
今年以来,加密货币市场呈现出持续性疲软的态势。这种趋势不仅影响了交易平台上的小众代币,甚至连2024年第四季度表现出色的主流链上资产也未能幸免,面临着大幅下跌的困境。
以AI相关代币为例,近三个月内的跌幅情况如下:
这些数据反映出,即使是曾经热门赛道的龙头项目,也在短短不到90天内蒸发了高达80%的市值。虽然目前还不能直接断定该领域已经失败,但投资者对其的关注度确实已大幅下降,而且短期内难以重新唤起市场热情。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赛道是名人代币。这股潮流始于特朗普,随后迅速蔓延至其他公众人物,甚至一些国家也跟进发行。然而,这些代币的走势同样不容乐观:
加密货币圈内有句俗语:"炒新不炒旧",意味着资金往往倾向于追逐最新兴起的概念。然而,相比AI代币,名人币赛道的跌幅更为惨烈。那么,这两个领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在当前缺乏新兴叙事的市场环境下,还有突破的可能吗?
当前市场困境:过度依赖概念炒作
就AI代币而言,大多数项目仍停留在"概念展示"和"未来规划"阶段,缺乏实际可用且能广泛推广的产品。即便有些项目推出了可操作的服务,但往往存在界面复杂、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难以吸引普通投资者长期参与。更糟糕的是,一些项目方为迎合投资者对"AI+区块链"的期待,往往通过夸大宣传来抬高价格,而实际落地应用却一再延迟。长此以往,资金耐心耗尽,注意力开始转移,导致相关代币价格大幅回落。
名人代币方面,虽然特朗普掀起了一波热潮,但随后遇到了"名人效应衰减"的问题:很难再找到一个在话题性和影响力上能与特朗普媲美的公众人物。后续各国政要、网红和明星虽然试图效仿,但都无法复制最初的资金热度和市场情绪。随着市场追捧度降低,名人币赛道呈现出"昙花一现"的特征,投资者信心迅速流失,价格随之下跌。
这些赛道陷入大幅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许多项目仅停留在"炒概念"层面,缺乏真实且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无论是AI代币还是名人币,其核心叙事都依赖于资本和热度的快速涌入,却缺乏能让用户长期参与的动力。一旦热度消退,价格就难以维持,更无法吸引新资金进入。
寻找真实收益项目成为关键
在当前叙事匮乏的市场环境中要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找到具有"真实收益"且"愿意与用户分享"的项目。所谓"真实收益",不仅仅是赚取上市时的短期涨幅,而是能通过实际的业务模式和交易行为,持续产生收益,并回馈给代币持有者或生态系统参与者。
一些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就采用了这种模式。它们的收益主要来自合约交易手续费,并将这些收益用于回购平台代币。由于交易手续费与交易量直接相关,这种机制将代币价值与平台业务表现紧密联系在一起。
数据显示,某些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平台在当前市场低迷时期仍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例如,有平台日均处理约37.8亿美元的交易量,占所有同类平台24小时总交易量的45%左右,每日收入约为100万美元。正是由于这种稳定的收益模式,即使在近期山寨币普遍走低的情况下,其平台代币价格依然表现强劲。
最后,无论多么火热的概念最终都会褪去光环,能够在加密市场长期存在的,还是那些找到产品与市场契合点、具有高用户粘性和真实收益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