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STO重启:Coinbase股票代币化引领美股与DeFi新融合
Web3 Mint To Be:STO 再起,股票代币化如何影响美股和 DeFi?
主持人:Alex,Mint Ventures 研究合伙人
嘉宾:民道,dForce创始人
录制时间:2025.3.14
大家好,欢迎来到 WEB3 Mint To Be。本期节目我们将探讨近期重新热起来的加密叙事:STO,或者说是证券代币化,尤其是美股的代币化。
Coinbase 股票代币化的来龙去脉
Alex:STO 作为一个旧叙事的重新回温,主要来自于上周 Coinbase 的 CEO 和 CFO 表态要重启 Coinbase 股票代币化的工作。民道老师能否给我们梳理一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关键细节?
民道:Coinbase 代币化的话题其实在 2020 年就提出过,但因为当时监管环境恶劣,加上 Coinbase 后来被 SEC 起诉,所以一直没有往下实施。今年 1 月,Base 的负责人提出考虑把 Coinbase 的代币在 Base 链上部署。2 月,SEC 放弃了对 Coinbase 的起诉,这体现了新政府对加密行业的友好态度。整个时间点来看是非常契合的。
股票代币化的价值主张
Alex:在您看来,STO 或股票的代币化的价值主张主要有哪些?如果大量美股资产上链,可能会与目前的 DeFi 产品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民道:股票的代币化这个话题在过去两个周期都提到过。这个周期重新被提出来有几个原因:
传统金融机构看到代币化对结算效率的提升。比如 JP Morgan 将银行间结算系统通过代币化处理,极大降低了资金成本。
从资金渠道看,可以将单一市场变成全球市场。但这与传统证券监管的属地原则存在冲突。
Coinbase 的股票代币化与其他股票不同,因为 Coinbase 本身是交易所。它可能不仅仅是将股票放在链上,而是对传统股票进行赋能和扩权。比如未来可能用 Coinbase 股票代币做质押、验证节点或支付 gas 费等。
对于像 Netflix、迪士尼这样的公司,股票代币还可能有更多实用功能,如折扣优惠等。这才是 STO 与加密原生结合的关键点。
美股上链与 DeFi 的互动
Alex:如果出现大量美股资产上链,您觉得会和现有 DeFi 项目产生什么样的互动?这对行业发展重要吗?
民道:对 DeFi 基础设施来说,最关键的是上游承载的资产。目前主要是加密原生资产,如果有更多美股资产进入,对下游 DeFi 基础设施肯定是好事。比如稳定币和国债代币化为 DeFi 提供了大量生息资产。股票代币化同样可以为 DeFi 提供更多交易资产和流动性。
现在 DeFi 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经过多次黑客事件考验。新的股票资产接入可以直接使用现有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构建,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STO 是否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Alex:从更大层面看,STO 如果合规化并推广开来,对美国上市公司有什么好处?这是否符合美国的长期国家利益?
民道:对于那些与加密用户有重合度的公司,比如 AI、科技类公司,STO 在扩大资金池和受众方面肯定有好处。从美国角度看,这与美国利益高度契合:
但这也可能影响一些传统金融企业的既得利益,所以推进起来并不简单。
股票代币化的阻碍因素
Alex:近期一家瑞士 RWA 服务商在 Base 上发行了 Coinbase 股票代币,但交易量很少且有脱钩问题。您认为还有哪些因素阻碍股票代币化产品的发展?
民道: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发行商的信誉很重要。如果是大型银行发行可能会更有公信力。
需要有足够的做市商和流动性支持,否则容易出现脱钩。
仅仅作为美股交易渠道,对加密用户的吸引力有限。需要有更多创新设计和实用功能。
监管合规问题仍需进一步明确,尤其是跨境交易方面。
需要官方提供流动性支持,单靠第三方难度较大。
STO 再热的因素和市场表现预期
Alex:STO 概念其实在 2017 年就有项目尝试推动但没成功。现在为什么又获得关注?您对它未来 1-3 年的市场表现有何预期?
民道: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现在有更多非加密原生用户进入,他们对传统资产有配置需求。
链上美股交易相比传统渠道更便捷。
DeFi 基础设施已经成熟,可以直接承载这些新资产。
传统金融资金通过 ETF 等方式进入加密市场,带来新的需求。
我对未来 3-5 年还是比较乐观的,只要有合规框架允许在链上发行,这个市场应该能起来。但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可能类似 2017-2018 年的 DeFi。
STO 浪潮的受益方
Alex:长期来看,哪些赛道的项目或公司可能从 STO 浪潮中受益?是 DeFi、Layer1/2 还是具体的 RWA 项目?
民道:我认为最大的受益者是资产发行方,特别是那些能迅速形成规模和网络效应的发行方。就像稳定币领域的 USDT 一样,最先形成规模的往往能保持优势地位。
发行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利,如发行费用、融资融券等。而且一旦形成生态,会有更多 DeFi 项目在其上构建应用,进一步巩固地位。
至于发行会选择哪条链,我认为会采取类似 USDT 的策略 - 哪里有需求就在哪里发行。链本身在 RWA 资产层面并无太大优势,关键是市场规模和 DeFi 生态的完善程度。
如何看待加密行业当前的政策环境
Alex:近期发生了很多事件,如川普发币、比特币储备行政令等。您如何看待目前加密行业的政策环境?未来还有哪些关键事件值得关注?
民道:我对目前的情况感受比较复杂:
政策面确实有很多利好,包括将比特币视为美国储备资产等,这些举措的力度和速度都超出预期。
但川普家族的一些操作,如发币、World Liberty 项目等,让人感觉更像是在谋取私利,而非真正的国家政策。
这种与特定政治人物和家族的紧密绑定可能会带来风险。如果未来政权更替,新政府可能会对这些政策进行报复性废除。
关键是看未来 4 年内,有多少行政令能转化为正式法律。只有真正进入法律框架,才能避免被轻易废除。
目前很多措施与川普个人利益绑定太深,容易成为政治攻击目标,这可能会影响加密行业的长期发展。
总的来说,虽然短期看似利好,但长期来看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市场对此也有所觉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积极政策出台后,市场反应并不如预期那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