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监管落地 对金融体系影响几何

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

稳定币是一类币值锚定特定资产(通常为法定货币)的加密货币,是连接去中心化金融系统和传统金融体系的桥梁,也是去中心化金融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近期美国和中国香港相继通过稳定币监管法案,标志着全球部分主要地区正式建立对于稳定币监管框架。去中心化金融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或将加深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亦对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新的挑战与风险。

摘要

近期美国通过稳定币法案,成为美国首个为稳定币建立监管框架的法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监管空白。随后中国香港也通过了功能类似的稳定币法案,有助于中国香港参与全球数字金融中心竞争,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继欧盟之后,美国和中国香港都推出了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成为加密货币融入主流金融体系的重要一步。

本次的稳定币相关法案主要针对此前行业出现的风险点,包括储备资产不透明、流动性管理风险、算法稳定币币值不稳定、洗钱和非法金融活动、消费者保护不足等问题,制定一系列规范。法案均参照了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但在流动性管理上更为严格。对于银行已存在较为成熟的严格监管,存款流动性也较为稳定;但稳定币不付息,交易较为频繁。境外监管对于稳定币的定位并非"链上存款",而是 "链上现金",从而筑牢去中心化金融体系的根基。

截至2025年5月末,主流稳定币市值合计约2300亿美元,相对于2020年初的规模增长超过40倍,增速较快,但相比主流金融体系规模仍然较小,仅相当于美国在岸存款的1%。但从交易额来看,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体系重要的支付手段和基础设施的作用明显,主流稳定币的年度交易额达到28万亿美元,超过信用卡组织Visa和Mastercard的年交易额。随着稳定币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去中心化金融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并加深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

中金解读稳定币:三大监管模式确立,链上美元加速成型

稳定币对金融系统的潜在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国际支付手段。使用稳定币汇款费率交易成本一般低于1%,时间一般为几分钟以内。长期来看,随着监管框架完善,稳定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有望提高。

  2. 全储备要求限制货币创造功能。100%的储备资产要求限制了稳定币发行机构进行信用扩张的能力,存款兑换为稳定币的过程实际上是银行存款的转移而非创造,因此稳定币的发行理论上不影响美元货币供应。

  3. 对银行的存款脱媒冲击。稳定币对银行体系的冲击主要体现为金融脱媒效应,存款兑换为稳定币可能导致存款流出。但考虑到稳定币发展已纳入政府监管框架,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相对可控。

  4. 承接政府债务、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稳定币发行商持有美债储备规模增长较快,但主要集中在短期美债。对货币政策而言,稳定币发行商买入美债,压低短端利率,使得央行需要回笼货币对冲;长期来看,稳定币对存款的吸引或导致金融脱媒的趋势,也可能削弱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

  5. 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的传导。去中心化金融体系内的借贷行为实现了"准货币"的创造功能,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影响股市预期,加密资产相关标的的基本面变化影响股价。

  6. 国际货币秩序的潜在重构力量。稳定币高度挂钩美元不仅是美元在全球金融主导力的链上映射,也同时是全球金融体系从美元主导通向更多元化新秩序的"桥梁"。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稳定币的使用可能导致当地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7. 对货币国际化的启示。通过规范稳定币发行,特别是港元稳定币,有助于提升港币在跨境支付、加密资产等领域的影响力,增强香港金融业和港币的国际竞争力,巩固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风险

加密货币行业发展风险,稳定币对传统金融体系冲击超预期,监管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正文

稳定币法案:加密货币监管的里程碑

欧盟、美国、中国香港先后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近期美国通过稳定币法案,成为美国首个为稳定币建立监管框架的法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监管空白。中国香港也通过了功能类似的稳定币法案,有助于中国香港参与全球数字金融中心竞争,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继欧盟之后,美国和中国香港都推出了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成为加密货币融入主流金融体系的重要一步。

中金解读稳定币:三大监管模式确立,链上美元加速成型

从"野蛮生长"到逐步走向规范发展

美国和中国香港本次的稳定币相关法案主要针对此前行业出现的风险点,包括储备资产不透明、流动性管理风险、算法稳定币币值不稳定、洗钱和非法金融活动、消费者保护不足等问题,制定一系列规范,主要内容包括:

  1. 流动性方面,要求稳定币储备资产100%锚定法定货币或高流动性资产。

  2. 准入资格方面,要求发行机构需要获得监管牌照授权,并设立最低资本准入门槛。

  3. 要求稳定币纳入现有的反洗钱监管框架,设置客户身份识别要求。

  4. 消费者保护方面,要求确保用户可按面值赎回,破产时客户资金享有优先清偿权。

  5. 明确禁止稳定币付息,以减少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

稳定币法案均参照了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但在流动性管理上更为严格。境外监管对于稳定币的定位并非"链上存款",而是 "链上现金",从而筑牢去中心化金融体系的根基。

中金解读稳定币:三大监管模式确立,链上美元加速成型

如何理解稳定币对于金融系统的影响?

  1. 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国际支付手段

使用稳定币汇款费率交易成本一般低于1%,时间一般为几分钟以内。长期来看,随着监管框架完善,稳定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有望提高,尽管这一过程仍伴随着行业发展与监管完善。

中金解读稳定币:三大监管模式确立,链上美元加速成型

  1. 全储备要求限制货币创造功能

理论上100%的储备资产要求限制了稳定币发行机构进行信用扩张的能力,存款兑换为稳定币的过程实际上是银行存款的转移而非创造,因此稳定币的发行理论上不影响美元货币供应。

中金解读稳定币:三大监管模式确立,链上美元加速成型

  1. 对银行的存款脱媒冲击

稳定币对银行体系的冲击主要体现为金融脱媒效应,存款兑换为稳定币可能导致存款流出。但考虑到稳定币发展已纳入政府监管框架,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相对可控。同时,传统银行为顺应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应对存款分流挑战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中金解读稳定币:三大监管模式确立,链上美元加速成型

  1. 承接政府债务、影响货币政策传导

稳定币发行商持有美债储备规模增长较快。随着稳定币市值上升,我们预计作为储备资产的美国国债需求或将增加。但稳定币能够承接的主要是3个月以内的短期美债,对长期美债的吸纳能力较为有限。对货币政策而言,稳定币发行商买入美债,压低短端利率,使得央行需要回笼货币对冲;长期来看,稳定币对存款的吸引或导致金融脱媒,也可能削弱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

中金解读稳定币:三大监管模式确立,链上美元加速成型

  1. 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的传导

稳定币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在三方面:

  • 从货币创造角度,去中心化金融体系内的借贷行为实现了"准货币"的创造功能。
  • 从市场情绪角度,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较大,影响股市预期。
  • 股市中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相关的标的通过基本面的变化影响股价。

中金解读稳定币:三大监管模式确立,链上美元加速成型

  1. 国际货币秩序的潜在重构力量

对于美元而言,稳定币的影响较为"矛盾":一方面,稳定币的发展似乎能够巩固美元在全球金融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稳定币和加密资产发展的背景实际上是基于部分经济体去美元化的需求。稳定币高度挂钩美元不仅是美元在全球金融主导力的链上映射,也同时是全球金融体系从美元主导通向更多元化新秩序的"桥梁"。

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由于稳定币对于当地货币具有竞争性,当地居民和企业部门如果使用稳定币结算会导致当地货币实际兑换为美元,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中金解读稳定币:三大监管模式确立,链上美元加速成型

  1. 对货币国际化的启示

对于港币而言,通过规范稳定币发行,特别是港元稳定币,有助于提升港币在跨境支付、加密资产等领域的影响力,增强香港金融业和港币的国际竞争力,巩固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时,香港可以利用自身金融市场优势和稳定币法案带来的制度创新,为其他货币国际化提供"试验田"。法案允许发行非美元稳定币,能够拓展非美元货币在国际支付、结算和投融资等场景的使用,加速国际化进程。

中金解读稳定币:三大监管模式确立,链上美元加速成型

风险提示

  1. 加密货币行业发展风险:目前加密货币行业监管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发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2
  • 分享
评论
0/400
Whale_Whisperervip
· 17小时前
监管来了 gm
回复0
NFT元宇宙画家vip
· 17小时前
算法稳定币才是真正的未来……法币挂钩只是训练轮,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