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区块大小之争的反思:权衡、教训与未来启示

比特币区块大小之争的反思

最近,我读完了两本记录2010年代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的历史书,分别代表了两种对立观点:

  • Jonathan Bier 的《The Blocksize War》,从支持小区块的视角讲述
  • Roger Ver 和 Steve Patterson 的《Hijacking Bitcoin》,从支持大区块的视角讲述

阅读这两本记录我亲身经历并参与过的事件的历史书,令人着迷。虽然我对大多数事件和双方的叙述都很了解,但还是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我不知道或忘记了,用新的视角看待这些情况也很有意思。当时,我是一个"支持大区块"的人,不过我是务实的中等区块派,反对极端的增长或绝对化的声明。那么我现在是否仍然支持当时的观点呢?

Vitalik新文:关于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的反思

小区块派的观点

区块大小战争最初的辩论围绕一个简单问题:比特币是否应该通过硬分叉将区块大小限制从1 MB提高,以允许处理更多交易、降低费用,但代价是使节点运行和验证变得更难且更昂贵?

Bier的书给我的印象是,小区块派更关心协议级别问题如何决定这一更高层次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协议变更(特别是"硬分叉")应该非常罕见,并且需要协议用户的高度共识。

比特币并不试图与支付处理器竞争。相反,比特币试图成为一种完全新型的货币,不受中央组织和中央银行控制。如果比特币开始拥有一个高度活跃的治理结构,或者变得容易受到矿工、交易所或其他大公司的操控,它将永远失去这种宝贵的独特优势。

在Bier的叙述中,大区块派引起小区块派最大不适的是,他们经常试图让相对少数的大玩家聚集在一起,以合法化并推动他们偏好的变更。

Vitalik新文:关于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的反思

大区块派的观点

大区块派通常关注一个关键问题:比特币究竟应该是什么?它应该是价值存储(数字黄金),还是支付手段(数字现金)?对他们来说,从一开始就很清楚,原始愿景以及所有大区块派认同的愿景是数字现金。白皮书中甚至明确提到这一点!

大区块派还经常引用中本聪的其他作品,包括白皮书中关于简化支付验证的部分,以及在Bitcointalk上倡导通过硬分叉逐步增加区块大小的言论。

对他们来说,从关注数字现金到数字黄金的转变是一种转向,这种转变是由一个小而紧密联系的核心开发者小组同意的,然后他们认为有权将观点强加于整个项目。

小区块派提出比特币可以同时作为现金和黄金的解决方案,即比特币成为专注于作为黄金的"第一层",而建立在比特币之上的"第二层"协议提供廉价支付。然而,Ver认为这些解决方案在实践中非常不足,并用好几章深入批评它们。

Vitalik新文:关于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的反思

双方观点的关键区别

Ver对具体辩论的描述与小区块派一致:双方都同意小区块派更重视运行节点的容易性,而大区块派更重视低廉的交易费用。他们都承认,信念上的合理差异是导致辩论的关键因素。

但Bier和Ver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描述却截然不同:

  • 对Bier来说,小区块派代表用户,反对一小部分但强大的矿工和交易所集团试图为了自身利益控制区块链网络。小区块通过确保普通用户可以运行节点和验证区块链网络,使比特币保持去中心化。

  • 对Ver来说,大区块派代表用户,反对一小部分自封的高阶神职人员和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这些公司从小区块路线图所必需的第二层解决方案中获利。大区块通过确保用户能够继续负担链上交易费用,而无需依赖中心化的第二层基础设施,使比特币保持去中心化。

我看到双方在"辩论条款上的一致"最接近的地方是Bier的书承认许多大区块派是出于好意,但频繁批评大区块派无能,而Ver的书更倾向于将恶意意图甚至阴谋论归因于小区块派,但很少批评他们的能力。

Vitalik新文:关于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的反思

我当时和现在的看法

在亲身经历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时,我通常站在大区块派一边。我对大区块派的支持集中在几个关键点上:

  • 比特币的一个关键初衷是数字现金,高昂的手续费可能会扼杀这一用例。
  • 我对小区块派的"元层次"说法并不信服。
  • 隔离见证是小区块派采用的略微增加区块大小的提议,相对于简单的硬分叉增加区块大小,它显得不必要地复杂。
  • 小区块派确实在进行非常不酷的社交媒体审查以强加他们的观点。

与此同时,我对大区块派在一些关键点上极度失望,尤其是他们从未愿意同意任何现实的区块大小限制原则。

当时,我实际上确实有一个原则性的方法来决定区块大小限制,即在增加写入链的成本(交易费用)和读取链的成本(节点的软件要求)之间取得平衡。

然而,这种折衷导向的方法从未被任何一派接受。我觉得这里大区块派的过错比小区块派更大;小区块派在一开始是愿意适度增加区块大小的,而是大区块派不愿妥协,迅速转向一种总体哲学,即几乎任何对区块大小的非平凡限制都是不合法的。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这两本书,我发现自己在宏观问题上更常同意Ver的观点,但在具体细节上更常同意Bier的观点。在我看来,大区块派在中心问题上是对的,即区块需要更大,最好通过中本聪描述的简单干净的硬分叉来实现,但小区块派在技术上犯的令人尴尬的错误更少,而且他们的立场导致荒谬结果的情况也较少。

Vitalik新文:关于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的反思

单方面的能力陷阱

通过阅读这两本书,我得到的总体印象是一种政治悲剧,这种悲剧在各种情境中屡见不鲜:

一方垄断了所有有能力的人,但利用其权力推动狭隘和有偏见的观点;另一方正确地认识到问题所在,但却沉浸在反对的焦点中,未能培养出执行其自身计划的技术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这不是反对派的错:没有平台来执行和积累经验,很难变得擅长执行。但在区块大小辩论中特别明显的是,大区块派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需要在执行上具备能力。大区块派最终为他们专注于反对而不是建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即使他们分叉成自己的链(比特币现金),他们又在短时间内分裂了两次,直到社区最终稳定下来。

我将这个问题称为单方面的能力陷阱。这似乎是任何试图建立一个他们希望是民主或多元化的政治实体、项目或社区的人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如果有更强大、更深入的方法来预防和摆脱单边能力陷阱,我们将受益匪浅。

Vitalik新文:关于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的反思

少点冲突,多点技术

在阅读这两本书时,一个令人难以忽视的缺失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加突出:在这两本书中,"ZK-SNARK"这个词完全没有出现。对此几乎没有什么借口:即使到2010年代中期,ZK-SNARKs及其在可扩展性(和隐私性)方面的潜力已广为人知。

缓解政治紧张局势的最终方法不是妥协,而是新技术:发现全新的方法,可以同时给双方带来更多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在以太坊中看到了几次这样的实例,如:

  • Justin Drake推动采用BLS聚合,使以太坊的权益证明可以处理更多的验证者
  • EIP-7702以一种与智能合约钱包显著更兼容的方式实现了ERC-3074的目标
  • 多维Gas已经帮助增加了以太坊容纳rollup数据的能力,而不会增加最坏情况下的区块大小

当一个生态系统停止拥抱新技术时,它不可避免地会停滞,同时变得更加争执。这是为什么我对去增长和"我们不能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观点感到非常不安的一个关键原因。

比特币未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比特币能否成为一个技术前瞻性的生态系统。Inscriptions和后来BitVM的发展为第二层创造了新的可能性,改善了Lightning所能做的事情。希望Udi Wertheimer的理论是正确的,即ETH获得ETF意味着Saylor主义的终结,并重新认识到比特币需要在技术上改进。

Vitalik新文:关于比特币区块大小战争的反思

为什么我关心这个问题?

我关心分析比特币的成功与失败,并不是为了贬低比特币从而抬高以太坊。相反,我关心分析这些问题,因为以太坊和其他我关心的数字(甚至物理)社区可以从理解发生了什么、哪些方面做得好以及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中学到很多东西。

以太坊对客户端多样性的关注源于观察比特币仅有一个客户端团队导致的失败。其第二层解决方案的版本源于理解比特币的局限性如何导致在其上构建具有何种信任属性的第二层的局限性。更广泛地说,以太坊明确尝试培养多元化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单方面的能力陷阱。

另一个例子是网络国家运动。网络国家是一种新的数字分离策略,允许拥有相同价值观的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主流社会的束缚,构建他们对文化和技术未来的愿景。但比特币现金(分叉后)的经验表明,通过分叉解决问题的运动有一个常见的失败模式:它们可能会一再分裂,永远无法真正合作。反叛网络国家需要学习如何实际执行和建设,而不仅仅是开派对、分享氛围和在推特上比较现代野蛮主义与16世纪欧洲建筑的模因。Zuzalu在某种程度上是我自己尝试推动这种变化的一部分。

我推荐阅读Bier的《The Blocksize War》和Patterson和Ver的《Hijacking Bitcoin》,以理解比特币历史上的一个决定性时刻。特别是,我建议以一种不仅仅关注比特币的心态来阅读这两本书。相反,这是"数字国家"的第一次真正高风险内战,这些经验为我们在未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LayerZeroEnjoyervip
· 07-10 03:06
总放历史上的烂账有啥用
回复0
tokenomics_truthervip
· 07-10 02:58
旧事重提有啥用 又没解决问题
回复0
BearMarketBardvip
· 07-10 02:55
历史总在重复哎
回复0
UnluckyLemurvip
· 07-10 02:52
老故事翻炒 没意思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