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Web3.0栏目 | 对谈曼昆资深律师毛捷豪:链接现实——RWA合规现状+全球监管趋势

开篇语 创业Web3,畅谈每周三! 《创业Web3.0》是曼昆律师事务所发起的中国Web3.0创业者访谈节目,每周三晚,我们邀请行业大咖、一线机构、知名创业者做客直播间,通过正向发声、理性讨论、经验分享,助力中国Web3.0行业的合规与健康发展。 6月是RWA专题月,现实世界资产(RWA)如何在合规框架下链接Web3与现实世界?本期我们邀请曼昆资深律师毛捷豪,与王蕾律师深度对话。从DePIN到RWA的深耕,毛律师分享香港的合规路径、全球监管趋势、国内资产的探索难点,以及如何通过标准化、可编程性赋能RWA,助力创业者少踩坑、走正道,迎接RWA与传统金融融合的大航海时代! (音频转录文字记录经过ai处理,可能存在遗漏与错误。) 欢迎本期嘉宾,请和大家自我介绍! 王蕾:欢迎来到每周三的《创业Web3.0》栏目!我是王蕾律师,曼昆律师事务所的法律从业者,专注RWA合规探索,接棒牛小静律师主持本期节目。6月是RWA专题月,今天是第二期,主题是“RWA合规现状、持牌要求与全球监管趋势”。我们邀请了我的老搭档、曼昆资深律师毛捷豪,他深耕Web3合规,参与多个RWA项目,经验硬核!期待毛律师不绕弯、接地气的分享!如果今晚内容有价值,欢迎转发朋友圈,直播间有问题随时留言!下面请毛律师自我介绍! 毛捷豪:感谢王律师!哈哈,大家好,我是曼昆律师事务所的毛捷豪,主要聚焦Web3行业的民事、商事及合规工作,涉及境内境外法律事务。过去一年,我最关注RWA赛道,研究合规路径、发展潜力,以及RWA与稳定币的联动。RWA不仅是资产代币化,更是Web3与现实结合的桥梁。我从DePIN起步,关注Web2与Web3的场景融合,逐步深耕RWA,希望今天分享的观念和实战经验能帮大家少踩坑!欢迎直播间朋友提问,随时交流! 王蕾:毛律师太谦虚了!从DePIN到RWA,合规一线的实战经验太硬核!直播间朋友们,准备好笔记,今晚干货满满! Q1:您如何接触RWA?为何对它感兴趣? 王蕾:毛律师,您和我在项目上合作过多次,特别信任您在合规领域的专业。您是如何接触RWA的?作为律师,为何对它有浓厚兴趣? 毛捷豪:哈哈,王律师,我们确实熟到不用紧张,但一上播还是有点小紧张!我的RWA兴趣源于对Web3与现实结合的关注。最早我在DePIN赛道做过法律工作,接触了Web2场景与Web3的联动,比如物联网与区块链的结合。 2021-2022年,DePIN还没成明确赛道,但我就觉得纯Web3内循环空间有限,必须与现实资产结合才能走得更远。RWA的出现正好契合这个逻辑。RWA不仅是代币化资产,而是通过智能合约让传统资产可编程,打开新玩法,比如收益权碎片化、跨国流动。这让我觉得RWA是Web3与传统金融的桥梁,潜力巨大。作为律师,我研究的不只是合规路径,还有RWA的商业模式和生态可能性,让我保持持续深耕。 Q2:RWA项目最容易踩哪些合规坑? 王蕾:您在RWA项目实战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创业者最容易踩的坑有哪些?能否从合规角度分享? 毛捷豪:RWA项目的坑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

  1. 资产选择:不是万物皆可RWA!很多人上来就问“我的资产能不能上链?”但合规性、流动性、可编程性得先评估。比如,美国以美债、美股为主,贝莱德的美债RWA已达30亿美元,结构清晰,先合规后代币化。香港则热衷非标资产,如新能源、房地产收益权,因更贴近企业和个人。但非标资产合规复杂,需评估政策风险和市场接受度。
  2. 选址与代币化方式:在哪里发RWA?用token还是NFT?香港允许代币化,但需隔离境内资产,搭建SPV(特殊目的载体)或基金结构。离岸发币成本低,但合规性差,风险高。创业者常忽视选址的监管差异,容易踩坑。
  3. 投资人认购:代币化后,投资人买不买单?市场预判不足是常见问题。很多人只顾发token,忽视流动性需求和投资人信任,导致项目遇冷。 合规是核心,创业者得先问“这个资产适不适合RWA”,再选对地方和方式,最后确保市场接受。 王蕾:资产、选址、认购三大坑,毛律师总结太干货,“不是万物皆可RWA”点醒了不少朋友。 Q3:国内能直接做RWA吗?有哪些合规路径? 王蕾:直播间有朋友问,境内能直接做RWA吗?有哪些合规路径? 毛捷豪:境内直接发RWA token肯定不行,发币在国内是敏感红线。但有变通路径,比如数字藏品或联盟链上的数字资产,绑定实体权益。比如,一盒月饼、一瓶葡萄酒的提货券,可以1:1对应实物,做成数字藏品,类似链上券。这种方式需确保特定化(一对一绑定),不能搞非特定化的收益权或分红,否则有非法集资风险。以葡萄酒为例,提货券本质是实物兑换,合规性较高,但宣传不能涉及投资回报,需严格控制营销边界。国内RWA探索得聚焦权益类资产,结合联盟链,规避token化红线。 Q4:哪些资产的RWA合规难度最高? 王蕾:您接触过很多RWA项目,哪些资产或场景的合规难度最高?能举例说明吗? 毛捷豪:合规难度高的资产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所有权复杂,二是监管严格。比如: 金矿:金矿的所有权涉及矿权、土地权,国内管控严格,代币化后难确保合规性,链上确权和线下监管对不上,风险极高。特殊资产:如文物、受限流通的国有资产,涉及文化、产权等多重监管,直接RWA化几乎不可能。 相比之下,收益权类资产(如应收账款、房地产租金)合规难度低一些。比如,香港的RWA项目常将应收账款结构化成固定收益产品,再代币化,规避所有权问题。创业者得先评估资产的法律属性,再设计合规结构。 王蕾:金矿、文物RWA的难度,毛律师的例子太生动。收益权路径为创业者打开了新思路。 Q5:RWA与传统金融(如REITs、ABS)的分水岭是什么? 王蕾:RWA常被拿来与REITs、ABS比较,合规路径的分水岭在哪里? 毛捷豪:RWA与传统金融的分水岭在两个层面: 前端:资产上链标准化:RWA的核心是资产上链,需明确“什么资产能上”“以什么标准上”“谁来监管”。比如,香港的RWA项目需通过SFC(证监会)审批,涉及KYC/AML、披露要求。传统ABS/REITs更关注企业信用、评级,链上环节较弱。RWA的标准化(如智能合约设计、第三方审计)是新挑战,也是合规重点。后端:代币可编程性:RWA通过智能合约赋予资产可编程性,比如自动化收益分配、跨链交易,这是传统金融没有的。合规上,代币的可实现性(流动性、违约风险)需要全新监管框架,传统金融的基金、证券法规无法完全覆盖。 RWA的合规路径更复杂,但可编程性让它有无限可能,真正链接Web3与传统金融。 王蕾:标准化+可编程性,毛律师的分水岭解析很清晰。 Q6:RWA项目涉及哪些牌照或资质? 王蕾:RWA项目通常需要哪些牌照或资质?香港、迪拜等地的要求有何不同? 毛捷豪:RWA没有专属牌照,需依托传统金融牌照,各地要求不同: 香港:SFC的9号牌(资产管理)是核心,如基金代币化需基金管理人资质。香港的RWA沙盒(Ensemble)允许一事一议,但不是牌照,需传统证券法规(如1号牌、4号牌)支持。迪拜:无RWA专属牌照,第一期沙盒(2025年4月结束)允许测试,但需VARA(虚拟资产监管局)审批,涉及托管、交易许可。其他地区:美国SEC要求RWA符合Reg D/S豁免或注册为证券;欧盟MiCA(2024.12生效)将RWA分为ARTs(资产参考代币)与EMTs(电子货币代币),需特定许可。 香港的合规路径较清晰,但流程复杂,目前可参考的是SPV+基金结构。创业者得先明确资产类型,再匹配牌照。 Q7:国内资产在香港发行RWA的合规障碍是什么? 王蕾:直播间有朋友问,国内资产在香港发行RWA有哪些合规障碍?离岸发行有何优势? 毛捷豪:国内资产在香港发行RWA的障碍主要在: 双重监管:需境内SPV接收资金,再在香港建私募基金和代币审批,涉及SFC的KYC/AML、披露要求。成本高,流程复杂,非蚂蚁集团这样的大机构难获豁免。资产隔离:国内资产不能直接发token,需隔离(如通过SPV),确保不触碰发币红线。政策风险:国内监管严格,收益权类资产(如应收账款)较易通过,房地产等不动产因所有权问题受限。 离岸发行成本低,但合规性差,缺乏监管认可,风险高。香港的合规路径更安全,适合有实力的团队。我建议创业者选择香港,借助曼昆这样的专业律所,设计SPV+基金结构,少踩坑。 Q8:艺术品、培训课程等非标资产能做RWA吗? 王蕾:直播间有朋友问,艺术品、培训课程能否做RWA?与NFT有何区别?有非法集资风险吗? 毛捷豪:非标资产如艺术品、培训课程可以探索RWA,但难度和合规要求不同: 艺术品:直接代币化难度高,因所有权复杂,需评估违约风险、投资人保障。可以通过收益权(如租赁协议)结构化,再代币化。区别于NFT,RWA更注重链上流动性与合规性,NFT偏收藏价值。培训课程:类似数字藏品,需1:1绑定具体权益,如一小时课程视频,类似提货券。宣传不能涉及投资回报,否则有非法集资风险。未来课程可看作合同,绑定数字资产,但拆分收益权需谨慎,避免触碰红线。 合规关键是特定化(1:1绑定)和营销边界,需要设计清晰结构。 Q9:全球RWA监管趋势如何?哪些地区更开放? 毛捷豪:全球RWA监管趋势分化,各地态度不同: 香港:开放且清晰,Stablecoins Ordinance(2025生效)和Ensemble沙盒支持RWA,SFC一事一议,绿色能源、科技类资产受青睐。美国:SEC监管严格,需注册证券或Reg D/S豁免,贝莱德美债RWA(30亿美元)是标杆,合规路径成熟。欧盟:MiCA(2024.12生效)将RWA分类为ARTs/EMTs,监管明确,适合结构化资产。新加坡:6月30日起FSW法案生效,监管收紧,居家办公都可能违法,项目方需谨慎。迪拜:沙盒灵活,但VARA要求高,适合大机构,中小团队门槛高。 开放地区:香港、欧盟、美国(大机构);灰色地带:迪拜、新加坡(监管收紧)。建议创业者参考成功案例(如贝莱德、蚂蚁集团),与当地监管沟通,设计合规路径。 Q10:对RWA创业者的建议和人生洞察是什么? 王蕾:直播间朋友很关心如何坚持到RWA爆发。您如何充值信仰?对创业者有何建议?用一句话总结分享! 毛捷豪:RWA还在早期,2025年6月是起点,2027-2030年或迎爆发。稳定币是关键,下半年香港法案落地后,法币转稳定币的体量将决定RWA进度。我的信仰来自对行业的陪伴,从DePIN到RWA,过去三年看到香港、新加坡、欧盟的合规框架逐步清晰,保持好奇心和耐心让我持续深耕。对创业者的建议: 关注熟悉领域:结合自身资源(中国、香港、美国),聚焦绿色能源、DeFi等合规成熟赛道。借鉴成功案例:如贝莱德美债、蚂蚁集团基金RWA,设计SPV+基金结构。拥抱探索:RWA是跨学科赛道,需懂法律、技术、金融,找曼昆这样的伙伴一起试错。 一句话总结:跳出资产代币化的局限,从更高维度看待RWA,它是Web3与现实的桥梁,耐心深耕,定能发现属于你的蓝海! 王蕾:感谢毛律师一个多小时的干货分享!从三大踩坑环节到香港合规路径,从全球趋势到非标资产探索,毛律师用实战经验为RWA创业者指路。下周三我们继续RWA专题,聊技术侧的落地路径,欢迎关注!感谢毛律师,今晚到此为止,晚安! 毛捷豪:谢谢王律师,谢谢直播间朋友支持曼昆,RWA未来可期,晚安!

创业不易,但你的故事一定很酷! 欢迎加入曼昆“创业Web3栏目”,一起为中国Web3注入真实而鲜活的力量。

/END. 本文作者:曼昆品牌部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