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关税风暴冲击美国风投市场人形机器人和SaaS迎机遇?
《科创板日报》4月8日讯(记者 杨小小 实习记者李璐) AI“带火”的美国风险投资市场因关税风暴正面临降温。
全球知名投资机构KKR今年早些时候就在10-K文件中称,关税“有可能让被投企业的成本上升、利润缩减以及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下降,由此对被投企业的收入和盈利情况造成负面影响。”
有媒体消息称,早期风险投资机构Hustle Fund的联合创始人Eric Bahn在本周一发给被投企业的备忘录中直言,要把之前一轮融资看作是最近一段时期内公司的最后一轮融资。他建议,被投企业应该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涨价前就进行采购,在对外支出方面更加谨慎,“同时利用AI技术,实现现金流支出降低以及效率提升。”
关税推升的供应链成本,对生产及销售实体产品的初创企业产生了更显著的冲击。服装品牌Universal Standard的创始人Polina Veksler表示,公司业务因关税政策面临重创。“多年来我们建立了全球供应商网络,但新的关税政策正对这一网络和公司业务形成打击。”她表示需选择自行承担成本或转嫁给消费者,而后者可能导致公司损失数百万美元。
Red Sea Ventures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Scott Birnbaum则表示,仅少数被投企业会直接受到关税冲击;但其同时提及,因客户群体消费力下降而带来的二级影响不容忽视。
除了初创企业端经营遭遇逆风可能给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带来的风险外,二级市场的动荡也给VC/PE的募资和退出造成不利影响。
据上述媒体消息,至少有两家LP表示,在资本市场回归平稳前,将停止投钱给GP。不过大多数机构LP早前已经对年度资金投向做出了分配计划,因此可以延缓风险投资机构在募资方面可能受到的冲击。
而在退出方面,无论是上市退出还是并购退出,原本的乐观预期都因为关税而不复存在。
据一名投资人士表示,过去几周,已经有潜在收购方取消了对两家被投企业的收购交易。而此前,美国市场预期收并购交易会在2025年呈现上升趋势。“但现在,在市场行情明晰之前,收并购应该会暂缓。”
IPO退出方面,Theory Ventures创始人Tomasz Tunguz表示,整个行业此前认为,2025年流动性市场将重新开放,但如今,由于股市剧烈波动,投资者并未看到预期的公开上市或并购潮。“如果这种环境持续12到18个月,我预计项目估值将下降。”
另据早期风投机构Venrock合伙人Ethan Batrask对The Information表示,原本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会出现的IPO窗口期,将因为关税政策而推迟6到12个月。
但挑战和机遇并存。私募股权投资机构WP Global的负责人Ryan Phillips表示,计划将业务从海外迁至美国的制造商,可能会借助机器人自动化来降低成本。据悉,该机构将领投人形机器人制造商Agility约4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Industry Ventures的创始人 Hans Swildens则认为,关税可能为港口管理软件公司(帮助进口商处理税务合规)带来新收入。
来源:科创板日报
作者: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