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來了,一腳踢翻了交易員的奶茶,順便搖醒了联准会的下巴
7月CPI數據剛一公布,華爾街的鍵盤俠們立刻把咖啡換成了濃茶,連AI都不敢眨眼。通脹年率漲幅3.3%,核心CPI穩在3.4%,表面平靜如水,實則內裏暗湧,交易員的眼角已經開始抽搐:“這是軟著陸,還是溫水煮我們?”
首先,**联准会不加息的底氣,被這份CPI數據稍稍加了點冰**。雖說CPI漲幅比預期略低,市場一度集體深呼吸,但核心項死活不掉頭,服務價格像打了雞血。聯儲想要的“全面降溫”,現在更像是桑拿房裏的“微涼”,嘴上說想歇歇,眼睛卻瞄着下個月的PCE數據。
**這份CPI是個“假溫柔”——對股市遞了個笑臉,對債市踹了一腳**。標普笑出了酒窩,納指直接開香檳,市場仿佛看見了年內降息的影子。但別高興太早,這影子不一定是“希望”,也可能是鲍尔那雙還沒扔掉的緊縮拖鞋。CPI不猛,但還在頂着3字頭,距離聯儲的“2%聖杯”還差一個弗裏達·卡羅的眉毛長度。
更有趣的是,**消費者的通脹感知和實際CPI已經徹底分手**。你跟我說通脹只有3.3%,可我在麥當勞點個套餐都得掏70塊。一邊是政府喊着通脹放緩,一邊是老百姓看着帳單咬牙刷卡,典型的“數據派對”和“現實打臉”。
從交易角度來看,**短期看漲風險資產是可以的,但別忘了CPI只是個階段性表現,還不是通脹終局**。這份報告更像是聯儲放緩加息路徑的通行證,但不是他們衝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