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Cardano 的 7100 萬美元治理改革實驗:邁向自治之路 - ChainCatcher
作者 :Ethan,Odaily 星球日報
8 月 4 日,在一場並不喧譁卻格外重要的鏈上投票中,Cardano 社區通過了名爲“IOE 路線圖”的核心提案:將動用高達96,817,080 枚 ADA(按當時市價約合7100 萬美元)的財庫資金,用於資助 Cardano 核心協議的技術升級。此次提案的最終支持率爲74.01%,這意味着,在一個以治理緩慢著稱的公鏈體系中,Charles Hoskinson 發起的一項激進改革計劃,獲得了超出預期的支持。
根據提案文件,撥款將主要用於三個方面:可擴展性改進、開發者體驗優化以及跨鏈互操作性的升級。背後目標很明確:爲 Cardano 鋪設通往“Voltaire 時代”最後階段的技術跑道。換句話說,這是一場圍繞“鏈上治理、DeFi 生態和基礎協議迭代”展開的全局性戰役。
這不是一筆小數目。放在 DeFi 項目中,它足以支撐一個完整 Layer 1 的一年開發預算;放在 Cardano 自身語境裏,它甚至是迄今爲止最重要的一筆協議層資金調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由基金會、IOG 或 EMURGO 三大實體直接撥付,而是通過鏈上社區提案發起、治理機制投票通過——這標志着 Cardano 正在以行動走向它長期宣稱的去中心化目標。
但圍繞這場撥款投票的,不只是共識,還有不少疑問。爲什麼要在市場注意力不在其身時花出這筆錢?誰來監督這筆資金的使用?撥款本身是否會引發 ADA 的流動性變動?而所有問題,指向那個熟悉的名字:Charles Hoskinson(Cardano 創始人)。
從 2023 年起,Hoskinson 的行事風格似乎發生了某種根本性的轉向:從“哲學化的技術理想主義者”變成了一個“主動推動治理改革的實用主義者”。而這筆 7100 萬美元的撥款,也許正是其身分轉型的注腳。
這一切,是偶然的路徑依賴,還是早有鋪墊?我們先回到提案發起的起點。
提案回溯:從批評以太坊到自建治理之路
如果說以太坊定義了“智能合約的通用計算邏輯”,那麼 Cardano 的 ambition,從一開始就不止於代碼層的“智能”。在 Hoskinson 的長期表述中,Cardano 承載的是一種更完整的“制度實驗”——它不只是去中心化的執行工具,更是一套能自我更新、自我管理的鏈上公共治理系統。而爲了這個目標,他押上的,是一次次從零搭建“制度組件”的耐心,以及對“慢就是快”的執拗信仰。
撥款提案的通過並非突發之舉,而是 Cardano 一整套治理推進路徑的自然延伸。早在 2024 年 4 月,Cardano 就正式公布了名爲Chang的硬分叉升級計劃,分兩個階段推進網路治理自主化——其中最核心的,正是圍繞鏈上投票機制、憲法框架與國庫分配權限進行重構,最終邁向其路線圖最後一階段,即所謂的“Voltaire 時代”。
在技術層面,Chang 升級配套 CIP-1694 提案,重構了治理參與者之間的權力配置。ADA 持有者將能夠將自己的治理權利委托給 “DReps”(代表投票人)、SPO(質押池運營方)以及臨時憲法委員會 ICC,從而形成一個三權協商與鏈上執行結合的治理格局。這一切都將在鏈上通過智能合約和 CIP 路線圖自動化運行,不依賴基金會或 Hoskinson 本人。
圖片源引自 《What to Know About the Chang Hard Fork (Cardano)》
這種設計聽起來復雜,但核心邏輯其實很簡單:治理權的分布應該與經濟權益分布相匹配。這也是 Hoskinson 多年來一直強調的“真正去中心化”,一種不再依賴領袖人物,而由代幣持有者主導決策的結構。
但要真正從理想到落地,僅靠機制設計是不夠的,執行能力、技術架構和治理基礎設施必須跟上。於是,“撥款 7100 萬美元”這件事,不再只是財政調配問題,它幾乎是對整套制度設計的一次“大考”。
更關鍵的點在於這項撥款並非 Charles Hoskinson 個人的發號施令,而是由社區提案、鏈上投票實現的。至少執行層角度,也在佐證 Cardano 正在從“創始人統治”走向“制度驅動”,哪怕過程漫長、節奏緩慢,也在以某種形式兌現 Hoskinson 當年的承諾。
早在 2025 年 4 月的一次 AMA 中,Hoskinson 再度抨擊以太坊的三大結構性缺陷:錯誤的經濟模型、VM 的設計冗餘,以及 L 2“寄生化”對主鏈價值的掏空。並指出:“它們的治理模型,未能解決核心擴容問題反而抽離主鏈價值”。而 Cardano 的回應,就是其本身——打造一整套屬於自己的公共治理棧。在這套結構中,資金不是創始團隊控制的武器,而是 ADA 持有者治理意志的具體體現。7100 萬美元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終局,是 Cardano 能否成爲加密世界第一個“真正可自治”的金融協議生態。
只是,這場自治的路線並非沒有質疑與分裂。
觀點爭議:他鏈炮轟、社區不信與創始人信譽的重塑
對於 Cardano 社區來說,這並不是一場單純的升級投票,更像是一場對 Charles Hoskinson 本人的信任測試——而它之所以緊張,正是因爲 Hoskinson 一直是這個項目的全部光芒,也是一切爭議的中心。
時間撥回到 2025 年 6 月,Hoskinson 在一次直播中提出一項激進建議:將價值 1 億美元的 ADA 兌換爲比特幣與生態內穩定幣,以改善 Cardano 的穩定幣流動性,並推動比特幣 DeFi 生態 Cardinal 的發展。他表示,Cardano 當前 TVL 與穩定幣規模嚴重滯後,該轉化將“帶來非通脹性收入”,並構建一個更健康的資產基礎。
該提案一出,立刻引爆爭議。Solana 聯合創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公開炮轟此提議“太愚蠢”,質疑爲何項目方要替用戶持有比特幣,而不是選擇“更理性的短債資產”。而社區內部也陷入對 ADA 潛在拋壓的恐慌,有用戶在論壇直言:“你讓我們把 ADA 委托投票,是爲了把它換成別的幣?”
盡管 Hoskinson 辯稱市場深度足以吸收該拋壓,但這並不能完全平息擔憂。這事還沒完,另一邊更火上澆油的是,關於 Hoskinson 的舊指控被再度翻出——一筆來自 2021 年 Allegra 硬分叉期間的3.18 億枚 ADA的轉帳記錄被重新審查,有人質疑 Hoskinson 是否曾濫用創世密鑰,暗中調配資金,累計金額接近 6 億美元。NFT 藝術家 Masato Alexander 指出這筆轉帳“極不尋常”,並在社交平台上直指“鏈上記錄不會說謊”。
面對指控,Hoskinson 在 5 月中旬表示“深感受傷”,稱這些 ADA 中大部分早已被原始買家贖回,剩餘部分已捐贈給 Cardano 治理組織 Intersect。他表示:“我們會在 8 月中旬公布完整的審計報告。”並補充稱,將考慮將自己的社交媒體交由專業團隊代管,以避免情緒化回應造成誤傷。
Charles Hoskinson 本人此前直播畫面
實際上,這並非 Hoskinson 第一次面對公衆質疑。早在 2022 年,《The Cryptopians》作者 Laura Shin 就曾指控 Hoskinson誇大學歷和履歷背景,稱其並無博士學歷,並曾在早期向他人宣稱與 CIA 或 DARPA 有合作關係。“這本書是不錯的虛構作品,”Hoskinson 回應道,“但還不夠格超越托爾金。”
這些信任危機,讓這次撥款事件蒙上了“創始人幹預”的陰影——盡管撥款本身是通過鏈上治理完成的,但在許多旁觀者眼中,Cardano 的一切決策仍然繞不開 Charles 的意志。
這種“人格與協議的綁定”,既是 Cardano 能在長期建設中保持統一性的原因,也可能成爲其走向真正自治的障礙。如今,當 Hoskinson 開始嘗試將更多權限交由 Intersect 與鏈上投票機制管理時,他本人也正走在從“統治者”向“精神象徵”的轉型路上。
而這場轉型是否足夠徹底,Cardano 是否能承受住從“領袖魅力”到“制度自治”的陣痛考驗,將在接下來的市場反饋與生態演化中逐步揭曉。
市場後續:鏈上生態重構與務實主義路線的形成
相比爭議與情緒,鏈上的數據始終冷靜,甚至冷酷。它們不講情懷,只記錄行爲。從近期的一系列治理事件與財庫撥款動作中,我們或許能看到一個明確的趨勢信號:Cardano 正在從理念落地走向務實執行。
這一信號首先體現在資產結構的變化上。Cardano 基金會披露,截至 7 月,其持有的加密資產總價值增至6.591 億美元,其中比特幣佔比提升至 15%,而 ADA 佔比則下降至 77%。換句話說,基金會自身已開始降低對本幣的單一依賴,轉向更穩健的資產配置結構。
這在某種程度上呼應了 Hoskinson 提出的“非通脹性收入來源”理念,也從側面反駁了社區對於“換幣提案將損害 ADA 價格”的擔憂:現實是,他們早就開始這麼做了。
與此同時,Cardano 在 DeFi 層也正在悄然發生變化。2025 年 6 月,Hoskinson 宣布推出比特幣 DeFi 協議Cardinal,基於 MuSig 2 多籤實現跨鏈非托管支持,使 BTC 可參與 Cardano 鏈上的質押、借貸與交易操作,並兼容 Ordinals 銘文作爲抵押資產。該協議還將集成零知識證明系統,以提高流動性與互操作性。
這標志着 Cardano首次在技術層打通比特幣資產流動性入口,也意味着其生態策略已從“打造封閉式學術公鏈”轉爲“擁抱主流資產的跨鏈兼容”。換句話說,Cardano 不再試圖單獨開闢賽道,而是試圖參與到比特幣與穩定幣主導的 DeFi 世界。
治理結構方面,Chang 硬分叉第一階段已基本完成,DRep 代表註冊通道開啓、SanchoNet 測試網穩定運行、Intersect 實施成員制開發協作機制,代表 Cardano 的鏈上治理從框架設計進入落地執行階段。治理權限也正在逐步從 IOG 等核心開發團隊,過渡到社區治理與財庫提案體系。
在多項指標上,Cardano 都展現出由上至下的一致性調整:資產結構更穩健、技術生態更開放、治理機制更自治。這一切的底層邏輯,是其試圖構建一套制度驅動的長期激勵模型,讓鏈上治理真正脫離“創始人意志”,朝着制度化、可持續的方向運轉。
最終,這場轉型的成效,仍需觀察兩個關鍵指標:一是穩定幣 TVL 能否從當前的10% 提升至 30%-40%;二是社區能否持續產出具備共識與質量的DRep 治理決策。
結語:Cardano 的第二次“定義自我”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並不是 Cardano 第一次“自我定義”,但或許是最關鍵的一次。
早在 2017 年,Charles Hoskinson 創立 Cardano,選擇了繞開硅谷、拒絕風投、從學術規範起步,構建共識模型 Ouroboros。他希望 Cardano 成爲一個不依賴人設、不追逐週期的理性系統——那是第一次自我定義:不走 ETH 路線,不迎合 DeFi 熱潮,而是以慢致穩。
而如今,在治理權限轉移、財庫資金調配、生態規劃更新之後,Cardano 進入了它的第二次自我定義階段:不再是“由 Hoskinson 主導的項目”,而是作爲治理結構自身的存在,開始脫離個人意志運轉。
從資產結構調整、DeFi 對接主流資產,到 CIP-1694 的推進與 Intersect 的自治機制,Cardano 正通過一系列技術與制度落地,擺脫“符號鏈”“僵屍鏈”等外部標籤。它不再強調加密理想,而是選擇一條緩慢但清晰的路徑——用制度替代情緒,用實踐回應批評。
Charles Hoskinson 本人也在逐步退居幕後:從 CEO 到制度設計者,如今轉向牧場、醫療、外星探索。他留下的,是一個能被代表投票驅動、能通過財庫治理運轉的自治系統。
撥款不是終點,而是制度自轉的一次驗證。當某天 Cardano 能在無人主導下持續演進,Hoskinson 的名字也將從“執行者”退場,留存在制度本身的邏輯中。
這,或許才是他真正等待的“Voltaire 時刻”。
點擊了解 ChainCatcher 在招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