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 Web3融合革命:Sahara打造去中心化AI基礎設施新範式

AI與Web3的融合:誰將引領新時代的基礎設施建設?

技術範式的真正轉變往往先體現爲熱潮,而非完整的系統。當前的AI浪潮正是如此。

作爲一級投資人,我始終相信,投資行業最深層的變革力量,遠比追逐表面的敘事更有價值。

過去一年,我接觸了大量RWA、消費類、信息金融等項目,它們都在探索現實世界與區塊鏈系統的結合點。但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是:無論項目方向如何,最終都需要融入AI的協作邏輯,以提升競爭力和效率。

例如,RWA項目需要考慮如何利用AI進行風控優化、鏈下數據驗證和動態定價;消費類或DeFi項目則需要AI來實現用戶行爲預測、策略生成和激勵分發等功能。

因此,無論是資產數字化還是用戶體驗優化,這些看似獨立的敘事最終都將匯聚到同一技術邏輯:如果基礎設施不具備AI的融合和承載能力,就無法支撐下一代應用的復雜協同。

在我看來,AI的未來不僅僅是變得"越來越強"和"使用越來越廣泛"那麼簡單。真正的範式變革在於協作邏輯的重構。就像互聯網早期的變革,不是因爲我們發明了DNS或瀏覽器,而是因爲它首次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內容創作、將想法轉化爲產品,從而催生出整個開放生態。

AI也正在走這條路:智能代理將成爲每個人的共創夥伴,幫助將專業知識、創意和任務轉化爲自動化生產力工具,甚至實現價值變現。這是當前Web2世界難以回答的問題,也是我關注AI+Web3賽道的底層邏輯:讓AI變得可協作、可流通、可分潤,才是真正值得構建的系統。

今天我想討論的是目前唯一一個試圖從鏈級結構出發、系統性構建AI運作底層的項目:Sahara。

AI × Web3:誰來爲這個時代造鏈?

投資的本質是世界觀的選擇

我的投資邏輯並非簡單地將公鏈敘事與AI結合,然後選擇背景較好的團隊下注。投資本質上是對某種世界觀的選擇,而我一直在探尋一個核心問題:AI的未來能否被更多人共同擁有?

它是否能借助區塊鏈技術重構AI的價值歸屬和分配邏輯,讓普通用戶、開發者等不同角色都有機會參與、貢獻並持續受益?只有這種邏輯出現,我才認爲相關項目有可能成爲顛覆者,而不是"又一個無用的公鏈"。

爲了尋找答案,我幾乎考察了所有能接觸到的AI項目,直到遇到Sahara。Sahara的聯合創始人Tyler給出的答案是:構建一個開放、可參與、人人都能擁有並從中獲益的生態。

這個簡單的回答恰恰擊中了傳統公鏈的軟肋:它們往往單向服務於開發者,代幣經濟設計也多局限於Gas費或治理,很少能真正支撐起生態的正向循環,更難以承載新興賽道的可持續發展。

我深知這條路充滿挑戰,但正因如此,這是一場無法拒絕的革命——也是我堅定投資的原因。

正如我之前探討"Web2到Web3演進"時所強調的:真正的範式轉變不在於打造單個產品,而在於構建支撐性的系統。而Sahara正是我當時預判中最值得期待的案例之一。

AI × Web3:誰來爲這個時代造鏈?

從投資到8倍估值追投

如果說我最初投資Sahara是因爲它正在實現我心目中AI真正龍頭的使命——構建AI經濟和基礎設施系統,那麼讓我在短短半年內以前輪估值8倍搶着追投的,是因爲我在這個團隊身上感受到了極爲罕見的力量。

兩位聯合創始人都展現了非凡的才華和毅力。其中一位是南加州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專攻AI領域。另一位Tyler曾任某知名交易平台實驗室投資總監,負責北美投資和孵化器,對Web3有深刻理解。他們的自律和投入程度令人驚嘆,每天工作超過13小時,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項目中。

正是這樣的團隊,讓Sahara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不僅有知名投資機構參與,還吸引了一些更偏重傳統技術與產業資源的機構開始關注AI與Web3的融合。

這些都反映了市場對Sahara技術深度、團隊背景、系統設計與執行能力的正面認可。項目也展現出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測試網已激活超過320萬帳戶,數據平台標注者超20萬,服務的客戶包括多家科技巨頭,並已實現千萬美元級別營收。

在這條基礎設施鏈上,至少從"誰來做"到"能不能做",Sahara已經比99%的"AI概念項目"走得更深更穩。

公鏈的終極課題:讓所有貢獻者持續獲益,驅動經濟正向循環

回到最初的判斷邏輯:在AI與區塊鏈結合的系統中,是否真的存在一種機制,能讓每一位貢獻者被看見、被記錄,並持續獲得回報?

模型訓練和數據優化離不開大量標注與交互支持;反過來,如果缺乏用戶貢獻,項目就不得不投入更多資金購買數據、外包標注,這不僅增加成本,也弱化了社區共建的價值驅動。

Sahara是少數能讓普通用戶"從第一天就參與數據建設"的Web3 AI項目。它的數據標注任務系統每天都在運轉,大量社區用戶積極參與標注和prompt創建。這不僅有助於系統完善,更是在用數據投資未來。

通過Sahara的機制,不僅提升了模型質量,還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到這個去中心化AI生態中,將數據貢獻與收益掛鉤,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環。

例如,某項目借助Sahara的去中心化數據收集與人機協同標注,快速構建了涵蓋多語言、多口音的高質量數據集,大幅提升了其語音相關模型的訓練效率。這推動其開源項目獲得了大量關注和使用。同時,參與數據標注的用戶也獲得了代幣獎勵,形成了開發者與數據貢獻者之間的雙向激勵閉環。

Sahara的"無需許可版權"機制在保障所有參與者權益的同時,確保了AI資產的開放流通與復用——這正是驅動整個生態爆發式增長的底層邏輯。

AI × Web3:誰來爲這個時代造鏈?

爲什麼這是一個具有長期價值支撐的場景?

想象一下,如果你要構建一個AI應用,自然希望你的模型比其他人更準確、更貼近真實用戶。

Sahara的關鍵優勢在於:它連接着你與一個龐大且活躍的數據網路——幾十萬、未來可能數百萬的標注者。他們能持續爲你提供定制化、高質量的數據服務,讓你的模型迭代快人一步。

更重要的是,這絕非一次性交易。通過Sahara,你接入的是一個潛在的早期用戶社群;而這些貢獻者,未來很可能就是你產品的真實用戶。

這種連接也並非一次性的買斷,通過Sahara的智能合約系統與確權機制,實現了長週期、可溯源、可持續的激勵體系。無論數據被調用多少次,貢獻者都將獲得持續分潤,收益與使用行爲動態掛鉤。

但這並不只是數據標注與模型訓練階段的收益模型。Sahara構建的是一個覆蓋AI模型全生命週期的經濟系統,在模型上線後的調用、組合、跨鏈復用,每一個環節也都內置分潤機制,允許價值能夠在更長週期中被捕獲。

模型開發者、優化者、驗證者、算力貢獻節點等從此也都能在不同階段持續獲益,而不只是依賴單次交易或買斷。

這樣的體系爲模型組合調用和跨鏈復用帶來了複利效應。一個被訓練好的模型,就像積木一樣,可以被不同應用反復調用和組合,每一次調用都爲原始貢獻者創造新的收益。

因爲這一點,我認同Sahara的底層信念:一個真正健康的AI經濟系統,不能只是數據的掠奪、模型的買斷,不能只是讓少數人佔盡紅利。而必須是開放的、協作的、共贏的——每一個人都能參與進來,每一份有價值的貢獻都能被記錄,並在未來持續獲得回報。

AI × Web3:誰來爲這個時代造鏈?

接近真實結構的挑戰

雖然我看好Sahara,但也不會因爲自己的投資立場而忽視項目將面臨的挑戰。

Sahara架構的一大優勢,是它並不局限於某條鏈或單一生態。它的系統從一開始就設計爲開放的、全鏈的、標準化的:支持部署在任意EVM兼容鏈上,同時,也提供標準API接口,允許Web2系統——無論是電商後臺、企業SaaS還是移動App——直接調用Sahara的模型服務並完成鏈上結算。

然而,盡管這種架構設計極其稀缺,它也存在一個核心風險:基礎設施的價值,不在於"能做什麼",而在於"誰願意基於它去做什麼"。

要成爲被信任、被採用、被組合的AI協議層,Sahara的關鍵在於生態參與方如何評估它的技術成熟度、穩定性和未來可預期性。系統本身雖然已搭建完成,但是否真能吸引大量項目基於它的標準落地,仍是未知數。

不可否認,Sahara已取得關鍵驗證:服務多家頭部科技企業,向其提供相關數據的服務,並處理業界最難的一些數據需求問題,成爲驗證這套系統可行性的早期信號。

但需要看到的是,這些合作主要來自於Web2世界,真正決定Sahara長遠發展的,仍是整個Web3 AI賽道的成熟度與滲透率。Sahara受益於Web3 AI大趨勢,但它要真正釋放自身基礎設施的價值,仍需更多Web3原生AI產品和技術方案的落地與完善。

但別忘了,Sahara目前是"獨此一家"。

在原生爲AI而設計的鏈級基礎設施賽道上,雖然不乏模仿者提出概念框架,但到現在也只有Sahara做到從鏈上確權、鏈下執行、跨鏈調用到技術閉環與真實收入全面落地,並獲得實際客戶驗證。

這既給Sahara帶來了"獨佔優勢",但迎來了結構性風險:一旦成功,它將定義整個Web3 × AI基礎設施的產業基準;但一旦失敗,也可能讓AI Layer1被視爲一場過早的布局。

既然它現在是這個領域唯一的選擇,市場對它的判斷自然要更嚴苛、更冷靜——它必須經得起時間和生態的驗證。

寫給所有建設者和觀察者

對我而言,每次一級投資決策的核心,都落在三件事上:對世界的理解深度、對趨勢的判斷維度、對團隊穿越週期的意志力。產品和功能固然重要,但往往只是這些底層認知的具體化體現。

Web3不缺點子,也不缺故事,缺的是把邏輯兌現爲秩序的手,缺的是真正知道什麼該堅持、什麼該放棄的人。

Sahara能否成爲下一條範式級別的鏈,我無法保證。但它確實是目前唯一值得認真對待、認真觀察、認真下注的嘗試。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夹心饼干哥vip
· 12小時前
老生常谈了已经
回復0
天台VIP会员vip
· 12小時前
懂行的一看就知道割韭菜
回復0
NFT深呼吸vip
· 12小時前
割韭菜的又来了
回復0
区块链考古学家vip
· 13小時前
又又又一个割韭菜的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