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貨幣的艱難歷程:從投機到真正穩定的四個階段

robot
摘要生成中

去中心化貨幣實現真正穩定性的挑戰

貨幣作爲經濟活動的基石,其本質特徵值得深入探討。隨着數字貨幣的興起,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貨幣在現代經濟中發揮基本功能所需的關鍵特質。

歷史表明,貨幣的定義不僅僅在於其技術特性,更重要的是其適應不同發展階段的能力。真正的貨幣必須經歷一條充滿挑戰的進化之路,這是大多數新興貨幣難以完成的。

爲何去中心化貨幣難以實現真正的穩定性?

貨幣的完整生命週期

要成爲功能完善的貨幣,資產必須成功完成四個發展階段:

  1. 吸引價值

首先,貨幣必須吸引資本和關注。無論是通過貴金屬、政府背書還是潛在的升值空間,所有成功的貨幣都始於吸引人們持有它。這一初始吸引力爲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沒有這一階段,貨幣無法聚集足夠的大規模採用所需的臨界量。許多數字貨幣在這一階段表現出色,利用投機和網路效應建立初始採用和流動性。

  1. 規模發展

其次,貨幣必須實現足夠的規模和流動性,以支持有意義的經濟活動。它需要足夠的市場深度,以避免交易導致過度波動;還需要足夠的分布,以確保找到交易對手不會過於困難。

規模帶來信譽、網路效應以及更廣泛應用的必要流動性。主要加密貨幣已成功通過這一階段,市值達到數萬億美元。

  1. 穩定機制

第三,貨幣必須發展出使其在商業和合同中可靠的穩定機制。穩定並不意味着固定價值,而是指在市場壓力下的可預測性和韌性。這需要技術機制和制度支持。

許多新興貨幣在這一階段失敗。真正的穩定需要能夠在各種市場條件下正常運轉的系統,不會崩潰或需要外部幹預。這意味着貨幣必須具備內在的應對機制,能夠應對需求過剩和需求不足。

  1. 經濟效用

最後,貨幣必須在超越投機的普通經濟活動中真正實用。它必須在各種經濟環境中作爲可靠的記帳單位、交換媒介和價值儲存手段。

真正的實用性意味着支持現代經濟所需的全部金融功能:高效的支付、可靠的合同、合理的借貸市場以及穩定的規劃週期。這意味着貨幣變得平凡而實用,而不僅僅是令人興奮和新奇的。

協調問題的挑戰

後期階段需要解決隨着系統規模擴大而難度增加的根本性協調問題。這一點常常被忽視。

考慮貨幣的基本功能,如提供最後手段的功能、實施緊急穩定措施或在危機中幹預。這些功能本質上是公共物品。它們要求實體將系統穩定置於眼前的自身利益之上------爲了集體利益而承擔個人風險。

在純粹以個人利益爲導向的去中心化系統中,這些關鍵功能缺乏結構性支持。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可能運行良好,但在穩定性至關重要的時候卻會崩潰。

加密貨幣市場中反復出現這種脆弱性:

  • 2020年3月崩盤時,一些交易所不得不暫停交易,以防止清算級聯威脅整個生態系統而導致徹底崩潰。
  • "黑色星期四"期間,某DeFi協議因抵押不足而需要緊急治理響應和社區救助。
  • 某算法穩定幣最初通過資金雄厚的參與者的大規模幹預度過了市場壓力,但當其規模增長到連這些支持者都無法穩定時徹底崩潰。

這些例子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真相:盡管加密貨幣在理論上提倡無需信任的系統,但其在危機中的生存一再依賴於隱性信任的參與者進行自由裁量的幹預。

隨着系統規模擴大,這個協調問題變得指數級困難。在較小規模下通過非正式協調可能解決的問題,一旦系統增長超過某些閾值,就變得不可能了。

資本形成的要求

除了穩定性之外,良性的貨幣必須支持資本形成------推動經濟生產力的借貸過程。這正是現有加密貨幣面臨的另一個根本性局限。

加密資產作爲抵押品的使用日益增加,但很少作爲債務的計價資產。很少有人願意以主流加密貨幣借款,因爲它們的不確定性爲借款人和貸款人帶來了難以管理的風險。

功能完善的貨幣必須爲跨時間的協議提供穩定的記帳單位。無論是借款人爲了建房、爲了給企業融資,還是開發基礎設施,他們都需要對其債務的未來價值有合理的確定性。

設計完整的貨幣體系

現有加密貨幣的局限性並非暫時性的問題,而是根本性的設計約束。主要加密資產主要爲前兩個發展階段------吸引價值和規模發展------而設計。

它們的固定或高度受限的供應模型爲早期採用和投機創造了強大的激勵。這種設計在啓動價值和實現初始規模方面表現出色,但在需要穩定性和實用性以實現更廣泛採用時,卻成爲了一種負擔。

如果沒有機制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狀況、提供最後手段的功能或在危機中穩定的機制,這些體系從根本上來說仍然是不完整的貨幣體系。它們作爲所有權帳本運作良好,但難以成爲功能齊全的貨幣。

良性貨幣的完整架構

基於這些觀察,我們可以定義架構完整的貨幣所需的內容:

  1. 自適應供應機制:良性的貨幣必須能夠在需求超過供應時擴張,在供應超過需求時收縮,創造自然的穩定壓力。

  2. 最後手段功能:良性的貨幣需要內置機制,以便在市場壓力下提供流動性、穩定性和幹預,而無需外部協調。

  3. 生產性儲備利用:良性的貨幣應將其積累的價值用於生產性用途,而不是讓其閒置或消散,爲系統創造可持續的價值。

  4. 借貸市場基礎:良性的貨幣必須提供功能性借貸市場發展所需的穩定性,從而允許資本形成,而不會產生過度風險。

  5. 透明的健康指標:良性的貨幣應該提供清晰的系統健康狀況指標,使參與者能夠根據基本面實力而非僅僅基於市場情緒做出明智的決策。

傳統貨幣體系的歷史發展並非偶然------這些特性之所以演變,是因爲它們是貨幣在多樣化經濟條件下運作所必需的。

彌合差距

這一分析並非否認加密貨幣的成就。主要加密貨幣通過成功完成前兩個發展階段------證明通過市場激勵啓動非主權貨幣體系是可能的------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它們的成功爲貨幣演變的初始階段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策略。核心洞察在於,完整的貨幣體系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其最終的成熟狀態,同時仍能應對早期的進化階段。

貨幣技術需要兼顧初始增長和投機的機制,同時提供在達到足夠規模後實現穩定性和實用性的路徑。它們需要結合使加密貨幣成功的啓動能力與目前缺乏的適應性機制。

結論:通向良性貨幣之路

貨幣的演變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解決隨規模擴大而增加的協調問題。良性的貨幣必須設計爲在其整個生命週期------從初始採用到成熟的應用------都能運作,具備適應變化條件的機制,而無需持續的外部幹預。

這並不意味着要回歸完全中心化的系統,而是要設計架構完整的系統,並內置貨幣運作所需的機制。這意味着創造的貨幣不僅在最佳條件下有效,而且在各種經濟情景下都能有效。

隨着我們繼續開發數字貨幣,這些見解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評估其潛力的框架。我們不應僅僅關注技術特性或短期價格升值,而應思考一種貨幣是否具備在其整個演變過程中發揮優質貨幣功能所需的完整架構要素。

貨幣的未來並非屬於那些擁有最先進技術或初始增長最強勁的系統,而是屬於那些在設計時就全面了解貨幣實際運作機制的系統。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踏空资深专业户vip
· 15小時前
又是唱多唱空!搞来搞去还不是暴涨暴跌
回復0
长线梦想家vip
· 15小時前
三年后上车的又该说我们躺着挣钱了...唉 币圈就是这样 现在挨冻才是未来暴富的第一步
回復0
GasFeeLovervip
· 15小時前
看看就好了,又搞理论
回復0
StakeOrRegretvip
· 15小時前
这是一锤子买卖吗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