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框架演進:從風險提示到積極支持

robot
摘要生成中

虛擬資產監管政策的演進:香港監管框架分析

近年來,虛擬資產在全球範圍內快速發展,對傳統金融體系和監管框架帶來了挑戰。虛擬資產的高波動性和高槓杆特點,給監管部門和交易平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難題,如跨境資金流動監管、客戶身分識別、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等。這些問題都表明,虛擬資產監管需要多方協作應對。

香港作爲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在虛擬資產監管方面的政策至關重要。一方面,香港在全球金融體系中佔據關鍵地位;另一方面,香港具有"一國兩制"下的特殊制度。香港的監管政策既要促進全球虛擬資產金融市場發展,又要滿足中央對金融穩定的要求。香港需要在連接國際資本市場與內地金融安全之間尋求平衡,同時也是中國探索新興金融市場的重要窗口。因此,香港的虛擬資產監管路徑必然是復雜的,是全球化與本土化、創新與穩健之間不斷調和的過程。

一文掌握: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政策框架系統梳理

2017年-2021年:從風險提示到制度雛形

這一階段是香港虛擬資產監管的"起步期",以風險提示爲主,並逐步引入試點監管元素。監管態度從審慎觀望向有序規範過渡:

  • 2017年9月,證監會發布聲明,指出部分ICO可能構成"證券",需納入監管。

  • 2017年12月,證監會要求金融機構提供加密貨幣相關產品須遵守現有法規。

  • 2018年11月,證監會提出將符合標準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納入監管沙盒。

  • 2019年3月,證監會對STO進行定義,並對中介人責任作初步規定。

  • 2019年11月,證監會提出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制度。

  • 2020年11月,財庫局就將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納入發牌制度展開諮詢。

  • 2021年5月,財庫局確認引入VASP發牌制度。

這一時期,香港逐步從提示風險轉向對行爲的具體規範,開始界定市場參與者責任。監管機構認識到虛擬資產將成爲金融市場重要組成,態度向正向管理轉變。但對生態參與方仍以"自願參與"爲原則,引入牌照機制雛形。

值得關注的是,"監管沙盒"機制被應用於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監管。沙盒允許新興金融科技在特定環境下測試創新,具有包容性和實踐意義。

至此,香港虛擬資產監管已邁向制度化,不再局限於產品分類,而是趨向構建完整合規生態。這與全球趨勢一致,即使在美歐,虛擬資產市場也處於早期,過度監管可能抑制創新。

相比之下,這一時期中國內地對加密資產保持高壓態勢。在"兩極分化"的監管方向中,香港選擇了第三種策略:不激進放行,也不一刀切禁止。作爲"一國兩制"下的金融特區,香港無需急於確立獨立路徑。

2022年:政策轉型的關鍵節點

2022年,香港虛擬資產監管風格發生巨大轉折,從有限監管轉爲積極支持。

2022年10月,財庫局發布首份《虛擬資產在港發展政策宣言》,明確將"積極推動"虛擬資產生態發展。宣言不僅表態實施VASP發牌制度,還提出支持代幣化、綠色債券與NFT等新興場景,標志監管思路由"風險導向"轉向"機遇導向"。

這種轉變背後有兩個主要動因:

  1. 國際競爭加劇,香港需維護金融中心地位。全球虛擬資產市場雖波動,但Web3等新興領域加速發展,主要金融中心紛紛布局。香港相對美國、新加坡等競爭對手已有所落後,亟須調整政策以爭奪行業資源。

  2. 多方需求匯聚。香港需要新金融產業突破口;中國內地希望有合規探索數字經濟的"試驗田";從業者羣體希望找到合規落腳地;交易平台渴望獲得法律保護與正當性。這些需求爲政策松綁提供了條件。

總的來說,這一轉變不僅關乎迎合創新金融市場,更是香港在復雜國際環境中維護金融中心地位的主動戰略選擇。

一文掌握: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政策框架系統梳理

2023年-至今:監管政策迅速迭代、深化與轉型

自2023年起,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正式進入"實操落地"階段。試驗模式逐步被完整、強制性的法律與牌照制度取代,政策從"聲明"演變爲"執行"。

主要進展包括:

  • 2023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發行首只代幣化綠色債券。

  • 2023年6月,證監會實施《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指引》,啓動VASP發牌制度。

  • 同月,《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生效,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必須持牌經營。

  • 2023年8月,某交易所成爲香港首家向散戶開放的持牌交易所。

  • 2023年11月,證監會發布《中介人從事代幣化證券相關活動通函》。

  • 2023年12月,金管局與證監會發布《中介人虛擬資產相關活動通函》,明確虛擬資產ETF可供銷售。

  • 同月,證監會發布《證監會認可基金投資虛擬資產通函》。

  • 2024年1月,首單適用香港法律的代幣化證券發行。

  • 2024年3月,金管局啓動"Ensemble項目",探索代幣化資產與wCBDC整合。

  • 2024年7月,金管局啓動穩定幣監管沙盒計劃。

  • 2025年2月,財政司司長宣布將發布第二份《虛擬資產政策宣言》。

  • 2025年2月,首支面向零售投資者的代幣化基金獲批。

  • 2025年3月,持牌交易所增至10家,證監會發布"A-S-P-I-Re"監管路線圖。

香港監管體系分析

香港採取基於現有法律架構的"加蓋式監管"策略,通過指引或通函對數字資產進行"打補丁"式監管,而非另起爐竈制定新法典。這反映了香港將虛擬資產視爲傳統金融資產延伸的監管理念。

香港監管體系的核心是守住金融合規、反洗錢和投資者保護三道防線。這種方式有利於降低監管協調成本,爲金融機構與新興技術企業搭建橋梁,促進制度轉型與產業發展融合。

一文掌握: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政策框架系統梳理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AlphaLeakervip
· 7小時前
港还玩监管?看笑了
回復0
ForkItAllDayvip
· 07-10 05:53
算啦算啦 搞虚拟资产还整这一套
回復0
码农挖矿摆烂君vip
· 07-10 05:52
又到香港薅羊毛了
回復0
GasFeeBeggarvip
· 07-10 05:41
中国监管什么时候开窍
回復0
FUD Vaccinatorvip
· 07-10 05:34
早该管管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