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開啓啦,現貨、合約、Alpha齊上線!
📝 在Gate廣場發帖,曬出你的交易體驗或精彩截圖,瓜分$1,000大獎池!
🎁 廣場優質創作者5名,每人獨享$100合約體驗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瀏覽量前十再得$50獎勵!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創發帖(不少於20字,僅用活動標籤)
3️⃣ 若分享到推特,請將連結提交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單可多次提交,發布更多帖文可提升獲獎機會!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條體驗,都有機會贏取大獎!快在Gate廣場show出你的操作吧!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近日宣布一項重大政策調整,將不再把"聲譽風險"(reputational risk)作爲銀行審查的評估標準。這一決定不僅回應了金融業對該指標主觀性的長期批評,也與其他主要金融監管機構的做法保持一致。
聯儲會此前將聲譽風險定義爲因負面輿論可能導致銀行業務受損或引發訴訟的潛在風險。然而,由於這類風險評估往往涉及主觀判斷,導致一些合法但不被監管人員認可的業務行爲受到質疑。爲此,聯儲會決定將重心轉向更加客觀、可量化的財務風險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政策調整也反映了美國金融監管環境對"可執行性"和"客觀性"的日益重視。美國貨幣監理署(OCC)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等其他銀行監管機構近期也採取了類似措施,不再將聲譽風險作爲銀行審查的依據。
盡管官方監管不再將聲譽風險列入評估項目,但聯儲會強調,銀行仍有責任自行評估和管理聲譽風險。這意味着金融機構在風險控制方面的責任並未減輕,反而需要更加主動地進行自我管理和風險評估。
這一監管框架的調整無疑將對美國銀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它可能爲銀行提供更大的經營靈活性;另一方面,也對銀行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隨着監管重點的轉變,銀行如何在新的監管環境中平衡創新與風險控制,將成爲業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