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穩定幣法案遭拒,當前的山寨季只是曇花一現嗎?

作者:Lawrence,火星財經

引言:一場48:49的“政治伏擊”,加密帝國藍圖下的暗流湧動

2025年5月9日,華盛頓國會山的穹頂下,一場本應載入加密史冊的投票以戲劇性的48:49票戛然而止。特朗普力推的《GENIUS法案》——這項旨在爲穩定幣建立聯邦監管框架的立法,因民主黨集體倒戈而胎死腹中。

與此同時,Ripple與SEC長達五年的訴訟以和解告終,卻因涉特朗普家族利益輸送的質疑被推上風口浪尖。

此刻,加密貨幣市場正經歷一場詭異的“分裂”:比特幣突破10萬美元大關,DOGE、SHIB等山寨幣單周暴漲超300%,散戶狂歡與機構觀望並存。然而,當監管真空撞上政治博弈,這場由“特朗普概念幣”掀起的山寨季,究竟是新週期的序章,還是權力尋租催生的泡沫?

第一章 法案之死:一場針對特朗普的“政治狙擊戰”

​​1.1 從跨黨共識到黨派決裂:《GENIUS法案》的24小時生死時速​​

時間倒回2025年2月,《GENIUS法案》以“兩黨共識”的姿態橫空出世。其核心設計堪稱精妙:允許合規機構發行100%美元儲備的穩定幣,每月公開資產構成,市值超500億美元需強制審計。共和黨將其視爲“美元數字霸權”的基石,民主黨則看重消費者保護條款,雙方一度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以5名民主黨人倒戈的罕見局面通過初審。

然而,轉折點出現在5月6日。民主黨參議員Jeff Merkley拋出《結束加密腐敗法案》,要求禁止總統、國會議員及其親屬持有加密資產。

這一“狙擊特朗普”的條款瞬間點燃火藥桶——據《華爾街日報》披露,特朗普家族通過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發行USD1穩定幣,與阿聯酋主權基金達成20億美元交易,其個人加密資產佔比淨值近40%。民主黨領袖Chuck Schumer更在閉門會議中施壓同僚:“不能讓特朗普的家族金庫披上合法外衣。”

​​1.2 權力分配之爭:聯邦VS州權的“加密暗戰”​​

法案表面爭議在反腐敗,實則深藏中央與地方的權力角力。共和黨主張聯邦主導監管,允許機構直接申請全國性牌照;民主黨則堅持保留各州對外國發行方的審查權,試圖通過分散監管權限制特朗普系企業擴張。這種博弈在技術條款中更爲隱蔽:民主黨強行加入“1萬美元以上鏈上轉帳需強制上報”的監控條款,被開發者譏諷爲“在DeFi世界復制傳統銀行業的KYC暴政”2。

最終,5月9日的投票成爲兩黨博弈的犧牲品。共和黨領袖John Thune甚至“戰術性投反對票”,只爲保留未來重提法案的機會。

這場鬧劇背後,是加密監管徹底淪爲政治籌碼的殘酷現實。

第二章 Ripple案終局:和解背後的“利益旋轉門”

​​2.1 從1.25億美元到5000萬:SEC的“戰略性撤退”​​

就在法案流產同日,Ripple與SEC達成和解:前者僅支付5000萬美元罰款,且無需承認XRP的證券屬性。這一結果被CEO Brad Garlinghouse稱爲“行業的勝利”,但細究條款卻耐人尋味——SEC放棄對Ripple高管個人的追責,且允許其繼續向機構銷售XRP。這與2023年針對Coinbase的強硬姿態形成鮮明對比。

​​2.2 特朗普的“加密沙皇”與旋轉門疑雲​​

案件轉折點與特朗普任命的“加密政策協調官”David Sacks密切相關。此人曾公開宣稱“XRP不是證券”,並推動SOL、ADA等代幣合法化。

更值得玩味的是,Sacks與WLFI存在多重利益關聯:其創立的Craft Ventures曾投資WLFI旗下TrumpCoin,而WLFI發行的USD1穩定幣正是Ripple跨境支付網絡的核心結算工具。

民主黨參議員Richard Blumenthal一針見血:“這不僅是監管妥協,更是權力與資本的共謀。”當技術合規性讓位於政治站隊,所謂“去中心化信仰”早已淪爲利益集團的話術工具。

第三章 山寨季狂歡:監管真空下的“危險遊戲”

​​3.1 Meme幣瘋漲與特朗普的“造富機器”​​

法案遇阻之際,加密市場卻上演荒誕一幕:Trump代幣暴漲超30%,與特朗普相關的幣種,Pnut等多個山寨幣暴力拉升。

這背後是WLFI精心設計的“正反饋循環”:通過政策放風拉高幣價→吸引散戶接盤→利用收益遊說政客→推動更寬松的監管。這種“政治+金融”的混合操縱術,讓傳統內幕交易顯得相形見絀。

​​3.2 機構資金的“冷眼旁觀”​​

與散戶狂熱形成反差,高盛、富達等機構選擇按兵不動。據高盛測算,法案流產導致至少120億美元機構資金暫緩入場。

Circle CEO Jeremy Allaire坦言:“沒有聯邦牌照,我們就像在50個不同的國家運營。” 這種分裂加劇市場脆弱性——當90%的穩定幣交易仍依賴Tether(USDT)這類離岸發行方,任何黑天鵝事件都可能引發系統性崩盤。

民主黨堅持的“反腐敗優先”與共和黨主張的“創新優先”實則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一方面,放任穩定幣野蠻生長可能削弱美元主導地位(如Tether的離岸美元體系);另一方面,過度政治化的監管又將扼殺技術革命。

這種矛盾在特朗普的“加密帝國”中達到頂點:WLFI既想借USD1穩定幣成爲“數字美元代理人”,又通過Meme幣收割散戶完成資本積累。

結語:當技術不再等待政策

《GENIUS法案》的流產,揭示了一個更深刻的悖論:區塊鏈技術正以代碼重構金融規則,而立法者仍在舊秩序中沉迷權謀。中本聰在創世區塊刻下“泰晤士報頭版:財政大臣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或許正是對今日的預言——當傳統權力體系無法解決自身腐敗,技術終將開闢新的道路。

山寨季的煙花能否照亮前路,答案不在華盛頓的議事廳,而在每一個開發者敲下的代碼中。畢竟,真正的加密精神,從不是仰仗誰的赦免,而是創造不可篡改的規則。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