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川普政府和美元走弱發力,2025 年內比特幣(BTC)能走多遠?
比特幣(BTC)本週開局持續創高,一度突破 12.3 萬美元達到新峰值,隨後在今(15)日亞洲時段回檔,暫報 116,815 美元。美國眾議院即將審議 3 項可能徹底改革美國加密貨幣政策的法案,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比特幣走勢背後的原因,以及比特幣在2025年剩餘時間可能會走多遠。
比特幣兩大催化劑:國會山莊啟動「加密貨幣週」,美元疲軟走弱
據 ActivTrades 的 Carolane de Palmas,比特幣週一突破 12.3 萬美元大關並非憑空而來。這次上漲恰逢共和黨人所稱的「加密貨幣週」。在此期間,眾議院計劃辯論並可能通過 3 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GENIUS 法案》(GENIUS Act)、《CLARITY 法案》(CLARITY Act)和《反 CBDC 監控州法案》(Anti‑CBDC Surveillance State Act)。這 3 項法案都填補了長期以來困擾數位資產估值的關鍵監管漏洞,並共同提振了整個資產類別的短期前景。
(來源:Reuters,FXStreet)
1、《GENIUS 法案》:深化市場流動性的穩定幣標準
《GENIUS 法案》提出了聯邦政府認可的美元支持穩定幣規則——強制性 1:1 儲備、每月公開披露以及對合格抵押品的嚴格定義——這將使該行業建立在銀行、零售商和支付處理商可以信賴的基礎之上。由於穩定幣是法定貨幣和加密貨幣市場之間的主要橋樑,更清晰的標準有望帶來更深的美元流動性、更順暢的交易和更低的交易對手風險——這些條件無疑支撐著比特幣的價格發現。
2、《CLARITY 法案》:釋放機構需求的一級市場路線圖
《CLARITY 法案》將賦予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數位商品」(即大多數加密貨幣)的主要監管權,同時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融資交易中劃定一個較為狹窄的職責範圍。透過界定代幣何時屬於證券,何時不屬於證券,該法案解決了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和其他受監管機構面臨的最大障礙:不確定性。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許多被邊緣化的配置者可能會將比特幣和大型代幣視為可投資資產,從而擴大買家群體並支撐估值。
3、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強化去中心化案例的隱私保護訊號
這項措施將禁止美國監管機構推出零售央行數位貨幣。儘管央行數位貨幣(CBDC)在概念上與比特幣截然不同,但禁止 CBDC 可以消除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同時也表明華盛頓方面願意保護金融隱私和自由市場貨幣解決方案。這一立場強化了這樣一種說法:比特幣等去中心化資產仍然是國家控制支付管道的重要替代方案。
4、美元走弱為比特幣的突破增添動力
雖然國會的政策發展無疑推動了比特幣價格上漲,但比特幣突破 12.3 萬美元也得益於美元的大幅下跌。 2025 年上半年,美元兌一籃子主要已開發市場貨幣下跌了 10% 以上,光是兌歐元就下跌了近 13%。
這種貶值使得比特幣對尋求對沖美元進一步貶值以及其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長期變化的國際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美元下跌推高了以美元計價的股票和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的價值。儘管比特幣以美元計價創下歷史新高,但以歐元或英鎊等其他基準(甚至黃金等其他資產或主要股指)計價時,其價格尚未突破新高,這並非巧合。這表明,此次突破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貨幣效應——分母而非分子的轉變。
換句話說,比特幣的新高可能不僅反映了人們對加密貨幣領域的熱情,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元長期強勢及其在全球金融中地位的懷疑。隨著美元指數近期跌至 2022 年 2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種宏觀背景可能會強化看漲情緒,尤其是在那些將比特幣視為日益不穩定的貨幣環境中去中心化對沖工具的非美國投資者中。
2025 年剩餘時間內比特幣能走多遠?
比特幣近期飆升至 12.3 萬美元大關,凸顯了市場情緒轉向數位資產的速度之快——尤其是在監管清晰和宏觀經濟力量協調一致的情況下。這波上漲是整體上漲趨勢的一部分,近幾週來,比特幣屢創新高,背後是政治、經濟和結構性因素的共同作用。華盛頓的立法進展、美元走弱、通膨擔憂加劇以及投資者對其他價值儲存工具看法的轉變,都促使比特幣重新煥發吸引力。
然而,儘管短期背景看似樂觀,但未來的道路遠非確定。比特幣本質上仍然具有波動性,通常與科技股等高風險資產的行為相似——儘管幅度要大得多。這種波動性既是挑戰,也是其特點:它既可以推動大幅上漲,也可能帶來大幅回調,尤其是在政策、監管或投資者情緒變化的影響下。
2025年至今,比特幣的表現幾乎跑贏了所有主要資產類別。今年迄今,比特幣已上漲近 29%,僅次於黃金(上漲約 28%)。相較之下,科技股佔比較高的那斯達克指數上漲了近9%,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漲了約 7%。然而,比特幣的大部分漲幅都出現在最近幾週,這凸顯了該資產具有強勁、集中爆發式波動的趨勢。
這種勢頭的背後不僅僅是對加密貨幣的熱情。川普總統的貿易戰,加上其政府最新的減稅和支出計劃,不僅增加了財政赤字,也提高了人們對更寬鬆貨幣環境的預期——從歷史上看,這兩者都對比特幣和其他通膨敏感型資產有利。
不過,這波漲勢能否持續將取決於許多因素。3 大加密貨幣法案——《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和《反 CBDC 法案》——的最終措辭和命運,將在塑造產業未來發展方向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機構採用率、投資者風險偏好、通膨數據以及全球央行政策也將對下半年的表現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目前有一點是明確的:在經歷了多年的監管不確定性和政治冷漠之後,加密貨幣已成為美國金融政策討論的焦點。這種轉變不僅代表短期交易的催化劑,也可能成為比特幣乃至整個數位資產生態系統的長期結構性轉捩點。
這究竟是比特幣持續突破的開端,還是其興衰史的另一章,還有待觀察。但有一點是肯定的:2025 年將成為加密貨幣的決定性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