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過新債券推進數字資產中心的申請

香港即將發行其第三批代幣化綠色債券,這是更廣泛計劃的一部分,旨在使未來代幣化政府債券的發行正常化,並爲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提供激勵(RWAs),包括免除代幣化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轉讓印花稅(ETFs)。

在2025年香港數字金融獎頒獎典禮上,香港財政司司長許正宇表示,政府已經在2023年和2024年兩次發行了代幣化形式的綠色債券,並且第三批代幣化債券正在準備中,相關信息來自於7月5日國有的北京日報《文匯報》的報道。

Hui補充說,香港政府還將推動更廣泛的資產和金融工具的代幣化,以展示代幣化技術在不同領域的多樣化應用,包括貴金屬、非貴金屬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電池板)。

香港爭當中心的競賽

盡管中國大陸對數字資產持保留態度—除了數字人民幣,即國家政府控制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但香港則相反,設定了成爲該地區數字資產中心的目標。

在1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推出了一項新舉措,以支持當地銀行推出區塊鏈產品,其中代幣化是孵化器開始後核心關注點。香港金融管理局將該孵化器描述爲一種“新的監管安排”,將允許當地銀行“通過有效管理相關風險來最大化DLT採用的潛在收益。”

這只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針對數字資產和區塊鏈推出的幾個倡議中的最新一項,另一個是該中央銀行在去年三月推出的穩定幣沙箱。

該特別行政區在2025年繼續加大力度。5月,香港立法機關通過了《穩定幣條例》,使其成爲首個全面致力於穩定幣的主要經濟體。當該條例於8月生效時,將帶來全面的許可制度,任何在香港發行穩定幣(或在全球任何地方發行港元參照的穩定幣)的實體,今後都需要從中央銀行獲得許可。未獲許可的發行或廣告將構成刑事犯罪。 此外,發行人必須保持與高質量流動資產的一對一儲備支持,提供明確的贖回權利,並實施強有力的反洗錢(AML)控制。他們還設定了高門檻,法律規定非銀行機構的實收資本至少爲2500萬港元($319萬),或流通中的幣種的1%,以及一個單獨的儲備資產池,其市場價值等於或超過流通中的穩定幣的面值,以維持穩健的1:1支持。

最近,在6月份,香港最高金融監管機構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宣布計劃允許爲專業投資者提供數字資產衍生品,作爲擴大產品供應和強化該地區作爲金融科技中心日益增長地位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

本月稍晚,香港政府發布了《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聲明 2.0》,進一步強調該地區的雄心。除其他措施外,它推出了新的‘LEAP’框架,進一步加強穩定幣和資產代幣化政策,並統一所有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的監管框架 (VASPs)。

上周,在他的演講中,惠青宇 reportedly 強調了新政策聲明作爲香港逐步建立風險管理與投資者保護、以及產業發展之間平衡的監管框架的一個例子,以促進該地區數字資產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除此之外,還有關於即將發行第三批代幣化綠色債券的公告,香港似乎在爲其他希望充分利用數字資產領域的司法管轄區立下了重要的標杆。

觀看:Tim Draper 與 Kurt Wuckert Jr. 談論代幣化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