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来了,一脚踢翻了交易员的奶茶,顺便摇醒了美联储的下巴
7月CPI数据刚一公布,华尔街的键盘侠们立刻把咖啡换成了浓茶,连AI都不敢眨眼。通胀年率涨幅3.3%,核心CPI稳在3.4%,表面平静如水,实则内里暗涌,交易员的眼角已经开始抽搐:“这是软着陆,还是温水煮我们?”
首先,**美联储不加息的底气,被这份CPI数据稍稍加了点冰**。虽说CPI涨幅比预期略低,市场一度集体深呼吸,但核心项死活不掉头,服务价格像打了鸡血。联储想要的“全面降温”,现在更像是桑拿房里的“微凉”,嘴上说想歇歇,眼睛却瞄着下个月的PCE数据。
**这份CPI是个“假温柔”——对股市递了个笑脸,对债市踹了一脚**。标普笑出了酒窝,纳指直接开香槟,市场仿佛看见了年内降息的影子。但别高兴太早,这影子不一定是“希望”,也可能是鲍威尔那双还没扔掉的紧缩拖鞋。CPI不猛,但还在顶着3字头,距离联储的“2%圣杯”还差一个弗里达·卡罗的眉毛长度。
更有趣的是,**消费者的通胀感知和实际CPI已经彻底分手**。你跟我说通胀只有3.3%,可我在麦当劳点个套餐都得掏70块。一边是政府喊着通胀放缓,一边是老百姓看着账单咬牙刷卡,典型的“数据派对”和“现实打脸”。
从交易角度来看,**短期看涨风险资产是可以的,但别忘了CPI只是个阶段性表现,还不是通胀终局**。这份报告更像是联储放缓加息路径的通行证,但不是他们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