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巨头或推区块链网络 重塑支付系统格局

robot
摘要生成中

支付巨头Stripe或将推出自有区块链网络

近期加密领域传出消息称,某支付服务巨头可能计划推出自己的区块链主网。作为全球领先的支付服务提供商,该公司在商户、收单机构、卡网络及发卡银行之间发挥着技术桥梁的作用,确保交易的高效与安全。

若该公司真的推出区块链主网,在基本情况下可能会支持稳定币支付,并将其区块链与客户支付及商户结算系统深度整合。在理想情况下,这可能会彻底重塑支付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绕过传统金融机构实现直接支付;
  2. 开发传统系统难以实现的微支付订阅模式;
  3. 通过短期存款余额在区块链上产生收益。

目前,该公司主要作为支付网关和收单机构运作。如果推出自有区块链网络,有望取代传统发卡银行与卡组织的部分角色,这可能成为支付产业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Stripe或将进军L1?解读支付巨头背后的区块链雄心

区块链计划的可能性分析

虽然目前尚未有官方确认,但多个消息来源都提到了这一计划。类似于某在线券商推出基于某Layer 2网络的股票代币化功能,这家支付巨头可能是下一个进入区块链领域的大型金融科技企业。

该公司的使命是"提升互联网GDP",致力于构建全球经济基础设施,帮助从初创公司到大型企业管理在线支付、运营与增长。从这一愿景出发,区块链技术无疑具有高度吸引力。

今年2月,该公司以约11亿美元收购了一家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进一步强化了其在稳定币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战略地位。随后在5月的公司年度大会上,正式推出了"稳定币金融账户"服务。

这项服务已在101个国家上线,企业可以:

  • 持有两种主要的美元稳定币;
  • 通过传统银行渠道进行美元和欧元转账来存取稳定币;
  • 通过多个主流区块链网络进行稳定币的链上存取。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在该平台上轻松访问基于美元的稳定币,并通过无缝集成的传统银行体系实现高效的法币出入金操作。

此外,该公司于今年6月收购了一家Web3钱包基础设施初创公司,该公司提供基于邮箱或SSO登录创建钱包、交易签名、密钥管理及Gas抽象等功能。结合现有的稳定币基础设施与钱包技术,推出自有区块链主网以实现系统协同发展似乎已是水到渠成。

Stripe或将进军L1?解读支付巨头背后的区块链雄心

潜在的区块链网络带来的变革

如果该支付巨头真的推出区块链主网,将可能带来以下变化:

基础场景

  1. 商户稳定币账户与区块链集成:预期将支持通过自家链进行存取,提升操作效率,扩大应用场景。

  2. 稳定币结算选项:商户将可能选择以美元稳定币进行销售收入结算,尤其对美元需求高但获取受限的商户具有重大意义。

  3. 用户钱包服务:有可能为个人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钱包,支持支付及其他Web3金融活动。

  4. 客户稳定币支付选项:客户将可选择使用稳定币完成支付。

理想场景

  1. 客户与商户间直接支付:支持用户直接向商户支付稳定币,有望绕过传统金融机构,显著提升结算速度与降低成本。

  2. 基于微支付的订阅服务:支持按分钟计费模式,实现基于真实使用时间的自动结算,为服务商与消费者带来全新商业模式。

  3. 短期存款的DeFi利用:短期存款可用于DeFi协议、借贷市场或债券投资,从而提升资本效率并带来额外收益。

Stripe或将进军L1?解读支付巨头背后的区块链雄心

结语

若该支付巨头真正发布自有区块链主网,将可能成为支付系统范式转变的重要开端。这不仅可能使其在技术层面同时承担起发卡行与卡组织的职能,更重要的是,有望借助区块链技术全面提升支付效率,拓展出传统系统难以触及的新功能。

当下,支付系统正站在区块链驱动的创新浪潮边缘。无论传闻是否成真,任何区块链相关动作都可能对支付行业格局造成深远影响。是否会迎来一个由区块链重塑支付基础设施的时代,仍需时间验证。

L1-1.67%
DEFI4.7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PessimisticOraclevip
· 29分钟前
呵 还以为不想赚钱呢
回复0
RektCoastervip
· 21小时前
传统金融也要低头了?
回复0
BlockchainBardvip
· 21小时前
哦豁 传统支付终于按不住了
回复0
Liquidation_Watchervip
· 21小时前
传统金融也要跪了?
回复0
跑路预警Botvip
· 21小时前
该套路我熟 又得跑路
回复0
governance_ghostvip
· 22小时前
又一个老牌金融想吃区块链的蛋糕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